1.8 经济学理论的偏倚:缺点还是优点?
好,现在你可以学着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问题了。但是,有一点要注意,我们关于社会的理论既不完美,也不是没有偏倚的。(你知道什么理论既完美又中立吗?)经济学理论并不提供没有成见的观点,既能顾及所有事实,又能对所有价值观一视同仁。回忆一下我们在前面提到过的经济学理论的基本预设,即所有社会现象均源于个体的行为和互动,在这些活动中,人们基于自身期望的收益和成本进行选择。
难道这不正是一个带有偏倚的视角吗?我们以对“选择”的强调为例。经济理论如此专注地研究选择,以至于有人曾批评经济学竟然假设人们会选择失业或贫困的生活。等到我们在后面讨论贫困和失业问题的时候,你可以自己作个判断,看这种说法是中肯的批评还是对理论的误解。但是毫无疑问,经济学理论试图解释这个世界时,其假设就是社会现象都是人们选择的结果,特别是无意的结果。
经济学理论重视个体,这一点与关注选择密切相关,这点上我们的日常语言常常会犯错误。因为实际上只有个体进行选择,所以经济学家在试图剖析企业、政府、国家等集体的决策时,总是落实在其中个人的选择上。比如,你选择上你现在的学校,但是学校本身并没有“选择”收下你做学生。学校本身是由一群不同角色的人组成的,他们各有各的责任。事实上,是学校中的一些人以学校的名义录取了你。运动场管理员、秘书、差不多所有的教员和学生对录取你为新生可能不起任何作用。同样,不是微软、红十字会、纽约市或者基地恐怖组织作选择,而是那些集体中的个体作选择。(如果这些组织不是由一个个人构成,你能设想它们能做出决策吗?即便你认为可以,对于解释这些组织的运作,这能带来有价值的洞见吗?)这就好比一个物理学得好的学生,对于我们日常语言所说的太阳“升起”还是“落下”(他能够超越这些,认识到其实是地球的自转使得太阳看起来升起或落下)。同样道理,一个经济学学得好的学生应该很快就能懂得是个体在作决策和选择,而不是组织本身。
也有人批评经济学的思维的错误或误导,是因为经济学强调优化过程、衡量计算和目的与手段的一致性。经济学家假设人们在行事之前,心中先有一个目的,即比较所有可行选择的期望收益和成本,并从错误中吸取教训,避免再犯。但是人们真的是这样计算的吗?与之相比,难道我们的很多行为不是更多地出自理性之外下意识的欲望和未经权衡的冲动吗?每个行为一定是为达到某个目的的手段吗?一定是对于一个明确界定的目标的追求吗?尽管经济学家并未声称人们什么都知道,也没说人们从来不犯错误,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确实假设人们的行为是在比较了收益和成本之后做出的。这强调了人类行为的工具性,并有意忽略了一些事实,即很多重要的活动,比如一次热烈的谈话,或者一场友好的网球赛,并不是为了达到其他什么目的而采取的手段。
另一项针对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的指控,是说它有亲市场倾向。这类批评让大家注意到了经济学理论的一个真正的、明显的特征,尽管这个特征也许完全不像它表面看起来的那个样子。经济学理论源于对市场和复杂交易过程的研究,并且这些年来,经济学家对交易运作好坏所依赖的条件已经有了更多的认识。所谓经济学家被指责有亲市场的偏见,也许更应该看成是他们对某些社会制度和游戏规则的偏爱,这些制度和规则能使人们在交易中互惠并使生产更有效率——总之,所有参与者都能从中获益。
1.9 偏倚还是结论?
上面说到的那些真的是偏倚或者成见吗?我们为什么不称其为信念(或者干脆就称其为结论),并承认经济学家通过观察稀缺性、选择、权衡及其结果来解释社会现象,因为这些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现象。物理学家说,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难道我们能说这是一种偏倚吗?生物学家假设DNA分子控制机体发育,难道我们能说这是一种偏倚吗?
我们现在提出的问题很重要,而且很有意思。*但是我们不能继续进行深入,否则这个导论章节就会变得太长了。作者长久以来认为以下这点显而易见:对任何种类的知识的探索都必然是从求知者一方的某种约定或信念开始的,我们不可能带着一个完全开放的头脑去接触世界,因为我们不是昨天刚刚出生的。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完全开放的头脑意味着完全空白的头脑,什么也学不到。任何讨论、探寻,甚至每一次观察都根植于信念,并从中生长出来。我们必须从某处出发,头脑中也必然有一些现成的东西。即便是经济学家,也得面对有限的资源进行选择和权衡。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在哪里,然后以我们认为真实、重要、有用或者有启发性的东西为基础向前走。当然我们的判断可能是错的。的确,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总是错的,因为每个所谓“正确”的陈述都必然遗漏或忽略大量同样正确信息。即使最详细的地图也是对现实必要而有用的简化。
有些人建议用避开理论的方法来避免这种风险,对此我们不敢苟同。经济学是关于选择及其无意后果的理论。有些人嘲笑“花哨的理论”,更愿意依靠常识和日常经验,其实这些人常常成为极端模糊和笼统的假设的牺牲品。常识可能会让人相信,抽大麻会导致将来吸食烈性的毒品,因为烈性毒品吸食者往往是从抽大麻开始的。然而,很多抽大麻的人从前都喝牛奶,那么是不是能推论出喝牛奶会导致抽大麻呢?即使牛奶含有大量能导致上瘾的L-色氨酸(火鸡里也含有同样的氨基酸,会导致人昏昏欲睡),当然这样的“事实”本身并不能证明某一事实是另一事实的原因。再想一想所谓的“超级杯赛效应”。财经记者经常报道在超级杯赛期间的一系列有趣的事实:当来自国家联盟的球队赢得超级杯时,那一年道琼斯工业指数的表现就好,而当来自美国联盟的球队获胜时,道琼斯指数表现就差。*直到1998年国家联盟的一支球队捧杯时,上面的结论一直有效。据说现在这个结论八成有效。有什么效呢?国家联盟获胜后道琼斯指数好,国家联盟失败后道琼斯指数差,这一事实并没有给我们提供关于金融市场和道琼斯指数的深入见解。超级杯赛的结果并不一定会引起(或“导致”)股价的上涨或下跌。如果你仅凭事实之间的关联和统计相关性就认为其间存在某种因果关系,就会沦为这种极其平常而又完全错误的推理的牺牲品。事实上,这可能只不过是个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