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湾的石油帮助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打败了德国,但是波斯湾这个世界石油宝库,也把整个中东地区卷入了一场又一场的石油战争。直到今天,战火仍在燃烧。苏伊士位于北非大陆和西奈半岛之间,南接红海北临地中海,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拥有曼扎拉湖、提姆萨赫湖和苦湖,土地由海洋沉积物降雨时积存的砂砾、尼罗河的冲积土和吹来的沙等构成。早在四千多年前,古埃及的索斯特里斯法老当政时期,聪明的埃及人就开凿了一条运河,但运河的路线与今天的苏伊士运河稍有不同。7世纪上叶,阿拉伯人入侵埃及后再次疏浚了这条运河。把尼罗河流域丰富的谷物,运往沙漠中的圣地麦加。8世纪埃及人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堵塞了运河,就这样,这条曾经给埃及带来繁荣和富庶的法老运河在地下沉睡了上千年。如今,埃及人民用血汗和生命在自己土地上开挖的苏伊士运河成为波斯湾石油运往欧美的重要通道,为争夺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以色列和埃及先后进行了三次中东战争。
1956年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英国、法国和以色列对埃及发动了第二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军队一度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5个月后在国际压力下被迫放弃,1967年,以色列空军突然袭击埃及、叙利亚的空军基地,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战争开始后仅仅6天,以色列就再次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这一次,以色列打算吞并西奈半岛,长期控制苏伊士运河,因此,在巴列夫将军的提议下,花费5亿美元修建了著名的巴列夫防线,在运河东岸还筑起了20米高的沙堤以及大量碉堡,配备了地雷和大炮。在运河水下埋设了储油罐和喷油管,几分钟就可以把运河变成一片火海。看上去巴列夫防线似乎万无一失。
三次中东战争之后,以色列占领了大片阿拉伯土地。那么,以色列为什么要对邻居如此大动干戈呢,答案只有一个:石油。大家都知道中东地区的石油储备量是全球第一,但是以色列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却是一个滴油不见的贫油国。大约80%的石油是从俄罗斯(前苏联)和其他国家进口的。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随后就在半岛上打出了几口油井,缓解了本国石油资源紧缺的状况,面对已经到手的油田,以色列自然是不会轻易放手的。为了防止埃及再把西奈半岛夺回去,以色列可谓是费尽了心机。
埃及进行了三年备战,保密是最重要的。为了欺骗美国的卫星,埃及军队进行了22次军事演习,每次把满载士兵的车队开到运河边再把空车开回去,而以色列的情报人员早已对这种调动习以为常。进攻日也是精心选择的,这一天属于伊斯兰教的斋月,按惯例阿拉伯人在斋月中不打仗,前沿的埃及士兵也在与家人团聚。
从自然条件来看,那段时间苏伊士运河的水流相对比较缓慢,便于先头部队快速渡河,月光正好也是相对满月的时候,能够给后续部队提供一些光照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