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4.石油:中东战争绕不开的主题(6)

能源战争 作者:余胜海


据有关资料显示,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主要是看上了科威特丰富的石油资源,妄图据为己有。而且两国一直有领土争端。科威特是中东阿拉伯的一个小国,但是拥有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探明储量达108亿吨,年产量为9100万吨,可开采118年。而伊拉克的石油探明储量为60亿吨,年产量1.42亿吨,照此速度仅可开采42年。科威特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处于油田盆地中心,经多年开采而产量不减。而伊拉克北部油田处于盆地边沿,为此伊拉克对科威特在靠伊边境地区采油横加指责,要求科威特赔偿“损失”,遭到拒绝。另外,科属布比延岛和沃尔拜岛,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伊拉克对该两岛提出主权要求,也遭到科威特的拒绝。再者,伊拉克要求勾销其在两伊战争中欠科威特的200亿美元债务,科威特未同意。种种原因使伊拉克产生了要吞并科威特,进而控制其石油资源、打开波斯湾石油出口通道、控制整个中东地区石油资源、左右世界石油市场的野心。

海湾战争的结果,一方面使伊拉克受到联合国对其实施的包括石油禁运在内的经济制裁,另一方面使美国成了这场战争的最大赢家。美国借此在海湾地区驻扎了军队,控制了波斯湾的石油,既保证了美国石油进口的来源,也以此为手段控制了依赖中东石油的西欧和日本。

在这场大规模的海湾战争中,美军首次将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实战,展示了压倒性的制空、制电磁优势。通过海湾战争,美国进一步加强了与波斯湾地区国家的军事、政治合作,强化了美军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同时为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埋下了伏笔。

第七次中东战争:伊拉克战争(2003-2010年)

伊拉克战争又称第二次海湾战争,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时间),美国以伊拉克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借口,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公然单方面决定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

联合作战部队是由12万人的美国部队、4.5万人的英国部队、2000多人的澳大利亚部队和200人的波兰部队所组成的,除此之外还有大约5万人的伊拉克反叛军。他们是通过驻扎在科威特的美军基地正式对伊拉克发动军事打击的。2010年8月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军对伊拉克战争结束,并于8月20日从伊拉克撤军,历时7年零5个月的战争宣告结束。

美国、英国等国家对伊拉克开战的主要理由是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伊拉克政府践踏人权的行径。根据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说法,美国对这场战争最终要达成的目的包括:(1)铲除萨达姆政权,帮助伊拉克人民建立一个自治的政府;(2)发现并销毁藏匿在伊拉克境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恐怖分子;(3)结束制裁,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4)保护伊拉克的石油以及其他天然资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