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利丰创办:广州的岁月(7)

百年利丰(第二版) 作者:冯邦彦


利丰早期的出口业务,主要是他们熟悉的瓷器生意,并兼营古董及工艺品。陶瓷器一直是中国出口海外的重要产品之一,以做工精细、色泽光洁、质地上乘而名扬海外。唐代以来,岭南地区已是南方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唐人刘恂在《岭表录异》中记载:“广州陶家皆作土锅镬,烧热,以土油之,其洁净则愈于铁器。”明清时期,广东的陶瓷业发展很快,窑址遍及全省各地,程乡、惠州、潮州、饶平、揭阳、阳江、东莞、石湾等地都是陶瓷主要产地,其中,以佛山石湾陶瓷最负盛名。明朝正德年间,石湾的陶瓷制造商通过技术改革,建成了既节省燃料又能控制炉温的“南风灶”,烧制出五彩斑斓的彩釉陶瓷,赢得“甲天下”的声誉。自此,石湾成为广东重要的陶瓷出口基地,长盛不衰。清朝前期,广州陶瓷业利用江西景德镇等地的白瓷坯,以欧洲传入的珐琅料将其彩绘,再烧成颜色鲜艳的彩色搪瓷,以“广彩”之名畅销海外。利丰开业之初,以外销陶瓷为主业,将景德镇陶瓷、石湾陶瓷以及“广彩”陶瓷源源不断地销往海外,生意兴旺。

利丰站稳脚跟后,逐步将外销的业务扩展到竹器、藤器、烟花、爆竹以及玉石和象牙等手工艺品,生意很快走上轨道。按照当时中国的贸易情况,利丰经营的出口产品,属于主要出口产品的并不多,换句话说,业务较受时局不稳定影响而波动。利丰销售的产品,以爆竹烟花最为重要。当时,省港澳的爆竹烟花业出口相当发达,香港曾出现一位名为陈兰芳的“爆竹大王”。陈兰芳祖籍广东东莞,1916年在香港旺角设立广隆行,独家生产爆竹,到抗战时期已稳执全国爆竹烟花制造业出口的牛耳。利丰的爆竹烟花出口虽然无法与陈兰芳的规模相比,但却更有特色。或许受西方经营思想的熏陶,冯柏燎在经营中很重视创新,利丰亦逐渐以崭新的商品设计及构思而闻名。自古以来,中国出口海外的爆竹一贯以“泥封”包装。1907年,利丰经研究改进,以“纸封”包装取代“泥封”包装。纸封爆竹不但爆发时声音较响亮,避免泥封爆竹燃放时扬起大量烟尘的缺点,而且重量较轻,进入美国市场时的进口税较低,深受客户喜爱。这一创新在当时被认为是一项重大突破。自此,利丰制造爆竹的工艺程序,成为爆竹行业共同遵守的标准。

当时,广州的商人都习惯穿传统的长袍,并经常在妓院与外国商人洽谈生意。商人、官员以及有地位的人士都是这些妓院的常客。他们做买卖的时候,双方会放低衣袖以遮掩手势,用手指像打算盘一样地讨价还价,直到定出一个价钱为止。在交易中,双方都不会签署任何文件或合约,除买卖双方外,其他人都无法知道交易的内容,但所达成的协议对双方都有约束力,而且一定兑现。冯柏燎绝少依循这种传统做法,他选择在公司办公室商谈业务,喜欢将一切开列清楚,写下白纸黑字以为凭证。冯柏燎与当时广州商人的不同做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香港与广州商业运作的差别。

在交易过程中,议价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情,最困难的倒是安排装卸和运输,需要将货物从原产地运到广州,再从广州运往香港,最后转运到欧美各国。当时,正值民国初年,政局动荡,在贼匪横行和革命党人活动频繁的地区运送货物确是一大难题,而地方官府所征收的税款,包括“厘金”或内地交通税等,对商人来说更是一项沉重的负担。厘金以总销售额的千分之一来计算,用以弥补中国地方税的不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