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香港经济的转型,利丰调整经营方针,将业务重点从转口贸易转向本地出口,积极参与工业化进程。当时,利丰经营的本地出口产品,包括塑料花、藤器木器、爆竹烟花、成衣及玩具、电子产品等。塑料花制造一度成为仅次于纺织业的第二大工业。利丰向当地厂家大量采购塑料花产品出口海外。塑料花行业全盛时期,利丰曾在观塘设立一家工厂,名为伟大实业有限公司(WaiDaiIndustriesLtd),由冯慕英管理。战前经营域多利电筒有限公司的经历为利丰提供了宝贵经验。伟大实业是一家半自动化的工厂,有几百名雇员,多数是从内地移民香港的工人。伟大实业除了自己加工生产以外,还以按件计酬的方式外发加工,将塑料花瓣派发给各个家庭,由家庭的主妇、儿童制成塑料花成品,为数以千计的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利丰继续经营藤器家具等传统产品,不过不再从内地转口,而是直接在香港收购,部分甚至自己生产。20世纪50年代,利丰成为香港藤器制品的主要出口商,公司每天需要发送数量高达1000~2000件藤制家具。利丰聘请了很多从内地来港的藤器工匠,仍无法满足需求,便将部分订单分发给众多的家庭式工厂制造。利丰还将业务拓展到木器制造,包括色拉盘和餐具。利丰在观塘工业区兴建了两幢多层工业楼宇,用来生产塑料花和木器制品。利丰曾经营过好几家工厂,但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没有一家工厂能够提供公司所需全部货源。利丰便最终转向采购代理,向香港及内地不同厂商购货,以合理价格为客户提供采购服务。
二战后,利丰经营的最重要产品之一,仍然是传统产品爆竹、烟花。利丰经营爆竹烟花的历史,可追溯到创办初期。19世纪末,香港每年的爆竹、烟花出口,货量约达2700万磅,其中四分之三输往美国,其余输往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当时,广东、湖南及澳门是中国生产爆竹、烟花的主要省区。利丰除了向当地厂家采购外,又在广州湾地区设厂,将产品出口到海外,其中约六成输往美国,四成输往其他地区。日军占领广州时,利丰关闭了广州湾的工厂,移师到澳门继续生产、经营。20世纪50-60年代,在澳门获准将产品输往美国的六家生产爆竹烟花的工厂中,利丰是规模最大的一家。利丰在爆竹、烟花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等方面一直享有良好声誉,因而能够在美国市场接获越来越多的订单。这使它将采购及管理的范围逐步扩大到澳门的其他五家工厂。1968年,利丰在台湾设立了一家现代化的大型爆竹、烟花工厂,名为统一爆竹及烟花制品有限公司(PresidentFirecrackers&FireworksCo.,Ltd),全部产品均出口美国。据统计,从1967-1971年的5年间,利丰一直是香港最大的烟花出口企业。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美国对华贸易禁运撤销,中国内地烟花制品再次进入美国市场。物美价廉的中国内地爆竹烟花立即对澳门的烟花生产构成威胁,一年之内几乎所有的澳门烟花工厂都被迫停产、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