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成喜欢开一些令人不屑的玩笑,他那些过时的、不合时宜的玩笑虽然未对他人造成伤害,但对他和其他人之间的关系却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刚开始,朋友们对他的行为尽量予以包容。久而久之,朋友们发现,包容只会让智成的愚蠢行为变本加厉,大家开始疏远他。因为别人越是接受他的玩笑,他就越是会反复地说出那些令人不可理喻的蠢话。
他越来越感到孤单,身边的朋友一个接一个地远离使他心灰意冷,但他依然没有试着去停止自己的可笑行为。
渴望得到关心
幼义和智成的行为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问题呢?听到他们的故事后,我首先意识到的,就是他们对关心和呵护的渴望。无论是笔者还是正在翻阅本书的你,都有这种心理需求,或者更具体地说,我们都希望别人能够以我们自己所希望的方式给予自己关心。在这一期望的驱使下,即使是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事情,我们也会全神贯注地去做。
曾经有个朋友跟我说过,“如果我不能成功,就得不到关心,这让我十分担忧。”我和她曾经认真地分析过哪些心情是因未能得到关心产生的。对于她而言,得不到关心的心情有很多种:空虚、困惑、寂寞、孤独、生活没有意义、缺乏存在感……
就得到关心的意义而言,每个人的想法不同,但希望别人的关心能让自己脱离空虚感、提高自尊感,这是大多数人的共同愿望。
她和我列举了几个与关心相关的关键词,比如“吸引力”、“兴趣”、“理解”、“认可”、“集中”等。结果通过这些词汇,我们发现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即她真正想得到的其实是“爱”。由此我发现,人们与其称自己渴望得到关心,不如说是渴望得到爱。
对关心的极端渴求
有些人为了得到别人的关心,把所有的精力都灌注于此。他们总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别人身上,对流言飞语极其敏感。这些人对关心的渴求已经达到了某种极端的程度,他人的关心可以让自己欣喜若狂,也可以让自己彻底绝望。
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对自身受欢迎与否过度敏感而情绪起伏不定的艺人,也许在某一天他们受众人热捧,像天上的星星般光芒闪耀,但也许有一天会失去光芒。
在大众眼中失宠,对于艺人来说无疑是最悲哀的。关注度是他们的饭碗,当他们逐渐在大众的视野里淡出时,便只能以负面新闻的炒作来吸引人们的眼球。就像智成一样,他明知自己的行为不会惹人喜爱,但还是会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而做出这些愚蠢的行为。
没有从父母身上得到充分关爱的孩子最容易产生这种举动。他们希望当父母看到自己的不良行为时,能够给予自己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尽管他们的表现所换来的往往是责骂和惩罚,但他们依然乐此不疲地将希望寄托于此。因为只有靠这种方式,他们才会得到父母的“关注”和“关心”。
看来,人们常说的“打是亲骂是爱”并非没有道理,因为在那些缺乏父母关注的孩子们看来,当父母处罚自己的时候,说明父母的注意力放在了自己身上。
纠正对关心的极端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