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实验人员将一只狗的四肢捆绑起来放入笼内,然后从地表导电,对其进行电击,狗在遭到电击的刹那,做出了强烈的挣扎,并发出惊恐的嚎叫声。在经多次电击之后,它不再挣扎,只是倒在原地颤抖和呻吟。也许在这只狗的眼中,不论自己如何挣扎也不可能躲过电击,所以干脆躺在地上不做任何反抗。
就这样,这只狗患上了“习得性无助”。
第二步,实验人员给这只狗松开捆绑,并将其放在了一个穿梭箱里。这个穿梭箱共有两个箱仓,其中一个箱仓通上了电,另一个则是安全的。起初,实验人员将狗放在了通电的箱内。
做这个实验之前,实验人员将另一只没有受过第一步实验的狗放在了有电的箱内。我们来猜一猜会发生什么。
这只初次接受实验的狗为了躲避电击而拼命挣扎,挣扎的过程中,它无意间触到没有电的箱仓,于是它立即钻了进去,脱离了危险。通过这次经历,它得知了两个箱子的不同之处,如果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它首先会做的,就是穿过有电的箱仓,进入无电的箱仓内。
那么,接受过第一次实验的那只狗,在第二次的实验中又会出现何种反应呢?在实验过程中,这只狗依然像之前一样,躺在第一只箱子里不做任何挣扎。这并不是因为电击没有对它造成痛感,而是因为在“习得性无助”的作用下,它丧失了努力的意愿。因为之前有过拼命挣扎却逃不掉电击的经验,所以它觉得电击是无法逃避的,只能绝望地坐以待毙。
“习得性无助”导致的抑郁症
这种因无助的消极状态所引发的心理疾病就是我们在之前所说的心理伤寒,即抑郁症。抑郁的情绪让人困惑重重,缺乏自信,觉得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无法改变事态的走势。这样的心理状态等同于接受第一次试验的那只狗。如果这种抑郁的情绪长久持续下去,避免不了严重抑郁症的发作。
著名的精神治疗师亚伦·贝克曾说过,“每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对世界和未来有着独特的想法,这与抑郁的情绪及行为有着密切的关联性。患有’习得性无助‘的人往往会认为即使自己付出再多努力,对现状的改变也是无能为力。”
“习得性无助”是以动物作为实验对象的,对此,人们依然怀有质疑。那么,如果以我们人类为对象进行“习得性无助”的实验,结果又会怎样呢?
在以人为对象的实验中,实验人员以没有答案的问题代替了电击。首先,实验人员让受试者反复回答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然后再给他们出有答案的问题。受试者在接受这些没有答案的问题时,就像狗在无助中被动地接受电击一样;而在适应了这些无答案的问题之后,那些有答案的问题也开始让他们束手无策。
这次实验的结果让我们发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当人在接受实验的过程中,对于反复出现、没有答案的问题,大部分受试者都会产生“习得性无助”,以至于最后即使出现了简单的问题,也不肯去尝试。因为在他们的意识中,认为即使自己尝试,也得不到正确答案。
摆脱抑郁症
不论是以狗作为实验对象,还是以人作为实验对象,两次实验都充分证明了“习得性无助”给我们带来的心理影响。虽然在磨炼中我们会学到一些有意义的,甚至是受益终生的经验,但是如果这种磨炼超出了我们所能承受的范围,自然也会产生“习得性无助”的负面影响。无论以何种手段去努力也改变不了过去的经历,至使我们深陷无助与绝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