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人们对死亡态度的变化(2)

死亡课 作者:(美)查尔斯·科尔


通过整个事件,阿米什人民以其异常坚定的信仰为世人展现出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例:对曾经伤害过他们的人的宽容和为和平所作出的极为痛苦的努力。

坚定的信仰和亲如家人的社区总能给予慷慨的援助,因此,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并不依赖于任何社区以外的援助。

人们的经历与他们的态度相互作用

根据《牛津英语大词典》,“态度”来源于艺术,原本意指画作或者雕像的姿态与气质,后来引申为与某种精神状态有关的外在表现形态。至此,“态度”作为情感与认知的外在体现,便成为某种特定的行为表现。

换句话说,态度就是人们向外界表现自我的方式。如果一个人在靠近对方的时候,情绪是很紧张的,表情扭曲并举起了拳头,那么这个姿态(即态度的表现)本身就影响事态的进展;相反,如果这个人神情愉悦,放开怀抱,非常惬意地依偎着某人,旁观者从外在的姿态就能辨别出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再举一个我们每天都能遇到的例子,当你与他人相遇时,通常会握手,或者热情地拥抱对方,亲吻对方的脸颊。这些都是友善的表现。如果你用热情和友善的情绪来感染身边的人们,那么这种态度也会影响着你每天的际遇。所以,一个人的为人处世方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境遇,同时,境遇也影响着人们的处世方式。

这说明人类作为环境的一分子,不仅仅在被动接受外界的信息,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周围的环境,从而改变着个人的经历。结合自身的感受和信仰,人们对这些经历形成固定的认识——即认知。我们每个人都对世界有着自己的认知。与阿米什人一样,来自英国的清教徒也有他们独特的认知形态,我们会在本章末尾详细说明清教徒的认知形态是怎样的。关于态度,我们想说的是,人们的信仰和感受影响着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了固定的认识,这就是认知。

人们对于死亡的认知,亦同样适用于上述理论。人们对于死亡的认知既是生活经历的产物,同时也决定着生活经历。既可能使我们乐观地看待死亡,又可能给我们留下痛苦的经历,甚至产生严重的副作用,使我们对外界充满敌意。人们曾经有过的经历,直接影响了他们对死亡的认知。

与阿米什文化不同,现在,大多数人都是在医院死去,基本上不会有很多亲友在场,这就将生者与死亡的距离拉远了。人们直接面对死亡的情况不是很多了,这往往使生者忽略了死亡的存在。因为害怕看了难受,所以人们总是刻意回避,尽量远离医院这样的地方,这种态度就使人更加远离死亡这件现实存在的事情。

总而言之,我们相信人的经历影响着他们对事情的态度,同样,态度也影响着人的经历。将这两者综合起来看,就能更深刻地理解它们具体是如何相互作用的。艾丽兹认为,当今社会,当有人死去时,人们很难弄清楚整个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除了简单的葬礼或者追悼仪式以外,整个社会不会因此而停下步伐。“死亡”实际上被隐藏在生活的最深处,久而久之人们很自然将其视为禁忌。

同时,现代医学使死亡不再是完全的自然结果。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依赖专业机构照顾生命垂危的患者,死亡再一次被隔离在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外。人们甚至运用先进手段人为干预死亡的发生,以延长生命。死亡,再也不是顺其自然的结果了。

人们对于死亡的态度

死亡焦虑情绪

近年来,很多死亡领域的研究都与死亡焦虑有关。更有趣的是,很多相似的研究结果似乎都证实了同样的结论。比如,很多研究均表明女性对死亡的焦虑要甚于男性。不知道是女性真的比男性更恐惧死亡,还是因为男性通常不愿意坦白自己的恐惧。还有研究表明,年长的人看待死亡会比年轻人豁达,有坚定宗教信仰的人们会更平淡地看待死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