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状态:疾病,尤其是恶性疾病,打破了一些人生的关联性。举个例子,人们会觉得与自己的身体分开了,感叹为什么自己的身体不再听自己的了。人们还会觉得与其他人隔绝开了,感叹为什么他们不能明白我的痛苦。这时,重新建立关联,维持与加强这种关联变得非常重要。虽然,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也影响着关联性,但是一个人的精神是一切的根本。
超越升华:正在经受考验的人们经常往超脱的层次上看。“超越”这里是指超越现实、超越极限的东西——那就是希望。比如说,人们致力于从“超越生命时空的某处”找到一个空间,成为空间的一分子,通过创造,通过自己的衣钵传承者继续为社会作贡献。
对于希望的关注常随着时间而改变,具体的行为也依个人所处的环境、背景、文化而不同。有人可能只关注个人愿望,例如,我死后能不能见到上帝?也有人关注更多人,例如,我的后代是否会为某个事业继续作出贡献。
对任务型理论的反观:对抗死亡的四个方面的任务只是从总体上进行分类。每个人参与的情况不尽相同,也没有必要非要完成哪个任务。相反,任务型理论旨在培养人们对抗死亡的能动性。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意愿,他人也应该给予病人足够的权利去决定自己该完成哪些事情。这个理论,对那些正在帮助临终之人的人们来说,也是很好的指导。
不同阶段中的不同任务
多卡注意到,有效地对抗死亡,一定要注意区别不同时期的不同困难,例如,在临终的过程中,已经发生了哪些事,正在发生哪些事,以及即将要发生哪些事。根据恶性疾病发生的五个阶段,多卡将对抗死亡的任务依阶段不同做了区分。
诊断前阶段涉及的问题包括:当发现有某种恶性疾病的征兆时,我是否该忽略这些症状(希望病情会好转或自愈),还是该去查个究竟?该怎么查?是否应该问问家人,或者找医生?这些都是最初对潜在危险的认识,当事人努力控制焦虑和疑惑,开始为健康采取行动。
诊断出恶性疾病之后,随即就是一个集中治疗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病人努力了解病情,尽量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和生活习惯,以蓄积足够的力量对抗疾病。配合治疗,缓解恐惧的情绪,将诊断的现实与自己过去和未来的意识结合起来。
做打持久战的准备。控制好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作用,严格执行医生制定的疗养规则,减少危险的发生。尽可能地缓解压力,多向社会寻求帮助,不要自我孤立,使生活尽量正常化。处理好经济状况。保持自我观念,随着病情的发展,调整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从中学习“痛苦”、“持久”、“怀疑”和“衰弱”的意义。
只要死亡没有来临,在康复阶段我们就不能放弃抗争的精神。多卡曾说“康复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回到从前的状态。人生中的每个危机都会改变我们,让我们不再是从前的自己。”康复过程包括处理病后后遗症和对病情复发的担心,我们要重新塑造自己的生活方式,重新调整自己与照顾者的关系。
在最后的阶段,人们要面对新的挑战,例如对抗治疗产生的副作用,与照顾者的相处,决定停止治疗,开始采取止痛治疗,准备后事,向亲友们道别等等。
多卡的研究非常谨慎周全地考虑到了人类对抗恶性疾病的很多方面(身体、心理、社会和精神)。此外还提出了三个影响应对死亡的行为重要因素:(1)各种社会和心理的可变因素会影响人们对抗死亡的过程。(2)病人所处的困境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3)疾病本身的特质及其发展的轨迹和影响,以及对应的治疗也会影响应对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