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应对丧亲之痛(10)

死亡课 作者:(美)查尔斯·科尔


还有人认为,生者常常会感觉到逝者的存在,而且时不时还会感到有跨越阴阳两界的交流。很多人因为这种现象的存在而感到无比安慰。我们必须确定这些现象或者感觉对于生者是有积极意义的,是对他们未来的生活有益的。

到底何时才算是哀悼过程的结束?

失去亲人所造成的痛苦永远也不会以遗忘而告终。它会朝着“丰富的回忆”的方向发展。回忆真正融入了生者的性格中,成为他的一部分。当一个人不再觉得自己迷失在荒芜的世界中,而是从内心中坚定地站起来,哀悼的工作就算完成了。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根据自己的情况,按照自己的节律,用自己的方式来完成它。有些人用了一年的时间来完成,其他人有的短于一年,有的比一年时间还长。阶段性的悲痛情绪总是一次次地回来袭击着人们。所以要完成这个过程万不可操之过急,或者用拔苗助长的方式人为地尽早结束悲痛。悲痛,就好像身上的伤口,它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复原了。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让组织长得那么快,也没有办法让心灵的创伤快速恢复。但是,一旦恢复过程结束,人们会在内心中感觉到心爱的人依然还在身边,他既不是完美的英雄,也不是十恶不赦的恶棍,而就是一个普通的人,他就在那儿。在现实的时空中,我们不可能起死回生,但是在我们的思想中,他却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温柔地存在着,让我们毫无痛苦。一旦我们接受了这种存在方式,就再也没有必要强迫自己忘记他们了。

悲痛过程的几个重要特点

治疗悲痛的过程是开放而持续的,要找到方式去克服失去所带来的痛苦,并且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找到自我。这个过程并不是固化的阶段,也没有时间的规定。这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旅程。我们将目光从痛苦的本身移到对未来的期望,注重恢复生活的平衡,重建生命的意义,与逝者在精神上建立健康的情感纽带。

哀悼:一个潜在的改变

至此,我们对哀悼的探讨已经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现在我们要提出两个新的问题。哀悼的过程究竟有没有固定的终结点?还是说哀悼本身就是成长和改变?

固定终点论

无论如何解释哀悼,我们总认为它的目标是康复、完成或者解决问题。但是当代的一些研究者们却认为这种说法不正确。比如说,从悲痛中复原,这种说法就意味着悲痛本身是不好的,像疾病一样。还可引申出另外一个含义,即一旦人们恢复了,基本就不会再变了。完全康复被认为是一个固定的点,意味着永远结束了,以后不会再有悲痛了。

固定终点经常被认为是悲痛康复的目标。尤其是把它与弗洛伊德的观点联系起来看的话,会认为目标是脱离与逝者的情感纽带,从而忘记逝者。

固定终点理论也曾被广泛的认可,部分原因在于它与阶段性理论相吻合,我们也愿意为悲痛设定一个时间——比如一个月或一年——作为悲痛的一个必要的终结。我们总是说“时间会治愈一切。”但是,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时间本身并不能治疗什么,这种说法就等于说我们就消极地等着就好了。其实重要的是在人生对抗悲痛的旅程中,我们该怎样利用时间,采取主动。一位观察家这样说:“重要的不是时间,而是我们该怎样利用时间。”

之前,我们就曾经批评过认为悲痛是病态说法。在这里,我们说到“康复”似乎也同样不合适。但是,如果我们认为“康复”是继续前行,过健康新生活的话,那么还是很合适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抵抗悲痛就不仅仅是回到过去,而是意指继续生活下去。然而很多悲痛的人们振作起来,他们的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了,但是他们依旧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间重新陷入悲痛当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