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孕育着巨大的危险
正是由于稀土广泛的利用价值,以及在军事上不可或缺的地位,使得稀土的开发利用也孕育了巨大的危险。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国家、军事势力为了获得对对手的非对称性控制能力,而参与稀土争夺与研发,孕育了军备竞赛的风险;另一方面,获得这种能力的国家更倾向于以威胁或战争解决争端。对此,中国作为稀土储量世界第一的大国,有必要从源头上为这种军备竞赛降温,严格限制稀土开采,立刻禁止稀土出口。早在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就把稀土开发列入中国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
稀土科技一旦用于军事,必然带来军事科技的跃升。从一定意义上说,美军在冷战后几次局部战争中的压倒性控制,以及能够对敌人肆无忌惮地全面打击,正缘于稀土科技领域的超人一等。这些微电子芯片、高强度钢如果缺少了稀土,可能根本就无法被制造出来。[3]
中国稀土的主要购买国是日本、韩国、美国,前二者与中国存在种种纠纷,后者则在台湾问题上构成对中国最大的现实威胁,而且是近年来世界局部战争的主要参与者。
一拥而上的盲目开发以及宏观规划水平低劣,导致中国并未成为稀土开发大国,中国稀土科技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鉴于稀土在提升军事科技方面的显著作用,如果任这种趋势发展,中国出口的稀土有朝一日将构成对中国国家安全以及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中国将为其短视以及不负责任的生产开发付出代价。
“稀土大国”却非“稀土强国”
虽然我国的稀土储量、生产量、出口量、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并与美国、日本一起被誉为世界稀土产业“三强”,但是,稀土资源优势并不等于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我国只是稀土资源大国和生产大国,还不是应用大国,更不是稀土强国。
在稀土资源方面,由于我国近20多年对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以及世界稀土新矿藏的不断发现,使我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比重不断下降,我国稀土资源大国的优势正在逐渐削弱。在稀土生产方面,尽管我国的稀土分离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存在着生产企业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且资源利用率低、能耗高、污染严重等问题。
在稀土出口方面,产品附加值低,出口创汇值不高,我们还没有掌握稀土产品的定价权。特别是由于无序竞争、低价竞销,造成出口量越来越多,而价格却越来越低,让外国人从中渔利。
在稀土应用方面,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日本是一个没有稀土资源的国家,但却是全球最大的稀土消费国之一,占世界稀土应用总量近30%的份额,同时,日本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稀土实现附加值最高的国家,用于高新技术领域的稀土占到其总用量的90%以上;美国也是世界上的稀土应用大国,用于高新技术领域的稀土占到其总用量的77%。而我国稀土主要是应用在传统领域中,应用在高新技术领域中还不到50%,特别是在稀土新材料领域,我国几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
中国稀土,问题在哪里?
纵然中国稀土有那么多的第一,实际上,光鲜的数字后面,是难掩的尴尬现实。粗略地看,中国稀土行业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