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序/取舍之间,担起责任

“空降”美国中学:90后女生的留美奋斗记 作者:郝煜


2009年8月,刚刚过完15岁生日的我,孤身一人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度——美国。未来的一切都是未知数,但充满着梦想与希望,同时也夹杂着恐惧和担忧。

四月中旬,还在读高一的我通过爸爸得知了中美交换生这个项目,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顶着会考和来自亲朋好友的质疑声,我毅然决定参加这个项目。

当时我选择参加这个项目的理由是:作为一名中美交换生,首先是一个文化使者,在美国传播中国文化,让别人更好地了解中国,起到一定的桥梁作用;二是我原本就决定要去美国读大学,如果能在上大学前熟悉一下美国的情况,亲身体验一下美国高中生的生活,自然能为今后在美国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以我现在未满16岁的年龄,正是学习外语和感受美国文化的最好机会;最后一点,我总归要步入社会的,终有一天要靠自己的能力独立生活,这种可以培养独立生活能力的机会我不应该放弃。

当然,凡事都是一分为二的,这个决定也存在一些弊端:首先,我们学校会在两年内教完高中的所有课程,我才进行了一年的高中学习,出国一年会令我落下功课,回国后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准备全部科目的会考,能否顺利通过具有一定的风险;再者,出国意味着我不得不完全放弃国内高考,意味着没有任何退路;此外,我对美国文化一无所知,对自己会被分配到哪个州、哪个家庭也不了解,许多家人和朋友都不赞同,表示了对我的担心。

经过仔细分析、权衡利弊后,我心中的天平向“利”的一端沉了下去,于是,我开始着手准备申请与接下来的考试。

前期的准备工作异常艰苦。四月份报名后,一方面要准备学校的考试,另一方面要准备出国的一切资料、物品,我一下子变成了大忙人。仅仅是出国的资料、表格,就要填58张。为了锻炼我的能力,父母从不插手,各种材料、各种培训,都是我自己一个人去张罗、办理。尤其难忘的是,7月8日,我15岁生日当天,每年都举办的生日聚会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去美国大使馆申请签证,因此这一天变得更加有纪念意义。顺利通过申请和考试后,我成了一名中美交换生。

去美国前,我就萌生了一个想法——每天写一篇日记。我记得我出国前最希望的就是有一个参加过“中美高中交换生”的人为我指点迷津。因为上网查资料,找人咨询得到的信息都是零散的,很难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我想如果我能记录下在美国生活的点滴,那将能为后来者提供多大的帮助啊!我以前也写过日记,但是没能坚持下去。这次有了为出国留的同学提供帮助的目的,与为国内的朋友打开一扇了解美国的窗口的动力,我的信念便坚定了下来。

到美国后,我在百度上开通个人博客,名字叫郝煜的小窝——Claire In America。我每天坚持更新日志并上传我最新的生活照。到我回国为止,10个月博客浏览量达到了25828次。许多人通过博客和QQ询问我关于出国的一些问题,我也尽我所能为他们一一解答。每次听到别人说“谢谢”的时候,我都会感到特别开心,因为在此过程中,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毅力和能力,也帮助了别人。

在父母以及中育国际的周丹、刘宗刚、黄世旺、黄伟、杨丽娟等老师们的鼓励和帮助下,我从我的300多篇日记中精心挑选出最能帮助到读者的篇章,编辑成册。希望它能像黑夜中的一盏明灯,为更多出国求学的同学照亮未知之路。我坚信,“最好的满足就是给别人以满足”。

感谢为我提供出国学习机会的中育教育王伟博士,感谢为此书亲自作序的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爷爷,感谢在此书的出版过程中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陈彦瑾老师和汇智博文的刘志则老师给了我很多指导意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正是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才让我有机会与大家分享自己成长中的点滴。

郝煜于京师园

2011年2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