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重商主义(2)

现在就开始学习经济知识 作者:(韩)崔津基


相反,没有土地的农民一年累死累活收获了100磅小麦,还不得不将其中的90磅缴付给农场主而不能有怨言,甚至害怕农场主收回土地,不允许自己耕种。贵族阶层仅凭拥有土地这一点就可以随意攫取农民辛苦耕作收获的粮食,过着奢侈的生活。但是即使是当时最富有的贵族,除了粮食以外也没有什么可以供其挥霍的东西,只能支配农民和领地上产出的农作物而已。除了剩余的农产品外,没有其他的东西可以拿出来在市场上交易。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他们从东方获得奢侈品。

现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欧美国家是发达国家,但这在中世纪绝对是无法想象的事情。在那个时候,东方是发达国家云集的地方。例如,1492年哥伦布为了去印度率领143人乘坐“圣玛利亚”号,而早在此前87年的1405年,中国明朝就派郑和带领5万人的队伍乘坐“宝船”远航到过非洲。听说当时郑和乘坐的船大得人们可以在上面击球,由此可以看出“宝船”和“圣玛利亚”号的悬殊。

如果说现在最尖端的产品是电子产品,那么在当时最高端的产品就是陶瓷了。当时西方还没有掌握制作陶瓷的技术,只能购买东方的陶瓷。这是因为制作陶器需要烤炉的温度达到700摄氏度,瓷器需要达到1 000摄氏度的高温,而陶瓷至少也得到1 300摄氏度才行,然而当时的西方人找不到将烤炉加热到1 300摄氏度的方法。

当时中世纪另一种先进的东西就是丝绸了。当身着粗糙皮制衣服的西方人看到像纸甚至是羽毛一样轻盈的丝绸时,他们惊叹不已。教皇看到用蚕丝做成的衣料时,更是感叹这是神赐之物。

除了物质财富外,东西方文明的发达程度也有巨大的差异。在当时,西方因为没有印刷术只能用手抄写,图书只有两万种。而且这些图书中的大部分是修道士抄写的《圣经》,纯学术类图书仅有几百种。但是当时中国的宋朝已经在大量印刷《大藏经》了。

饮食文化也不可同日而语。当时西方的农场主只能吃到生硬的、带有膻味的肉,当他们吃到肉质香嫩还撒了胡椒粉的烤肉时,便不可救药地迷上了胡椒粉的味道。甚至有这样的趣闻逸事:在装有胡椒粉的船快沉没的时候,船长竟然有把人丢下海以保住胡椒粉的念头,这位船长被大家讽刺地称为“胡椒船长”。这个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胡椒粉在当时的西方确实非常稀缺。那时农场主最羡慕的就是那些穿着丝绸衣服、吃着撒了胡椒粉的烤肉、饭后还能喝着盛在中国瓷器中的茶水的人了。

然而,土耳其入侵、东罗马灭亡打破了农场主们的这种奢侈生活。土耳其入侵中东,建立了奥斯曼帝国,并于1453年入侵东罗马帝国,占领了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就是现在的伊斯坦布尔,是连接东西方丝绸之路的中心城市。然而,奥斯曼帝国切断了这条路,丝绸、瓷器等奢侈品因此不能运到西方了。

所以,不管是享用东方奢侈品的农场主,还是想通过交易获利的商人,都在积极想办法突破这一困境。这时候,哥伦布登上了历史舞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