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升起国旗

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 作者:张锐锋


1989年6月27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副研究员、冰川学家秦大河,告别了80岁高龄的双亲、因车祸受伤住院的妻子和还在中学读书的儿子。一个多月前,他获悉正在物色去南极的人选之后,主动要求参加1989年8月15日起由美国、法国、苏联、日本、联邦德国和中国六个国家组成的联合考察队。这次考察从南极半岛穿越极点的阿蒙森—斯科特站、苏联东方站以及美国麦克默多站,横穿南极大陆。他知道最近南极的乔治王岛上连降大雨,厚厚的积雪已经被冲刷干净,这是南极考察的难得机会。他立即给极地办发去电报,提交横穿南极活动的申请——申请通过了。

海豹岩是南极拉森冰架最北端的一群冰原岛山的总称,位置大约为南纬65度05分,西经59度35分。这里也是这次横穿南极的出发点。海豹岩西边是长长的南极半岛,从这里向半岛望去,好像在宽阔的平原上平视山脉一样,半岛在苍茫的天空下,闪着蓝幽幽的微光,白色的冰架将远处的景物高高地托起。秦大河在自己的日记中记录了他们出发前由六个国家的六名队员以及一些新闻记者举行的庆贺晚会,维尔·斯蒂格端起酒杯说道:“大家为新的长征,为我能够加入这一国际队伍,干杯……”一场举世瞩目的人类南极行动拉开了简单的序幕。

一切都是原始的,看不出任何现代人的痕迹:雪橇、能够吃苦耐劳的北极犬——他们仿佛重复着18世纪的探险生涯。由六名队员和四名记者组成的十人考察队,第一周平均每天行进11英里,以后逐步加速,以便让队员和拉雪橇的狗适应南极的各种条件。

12月12日,到达极点站。考察队员们的脸上布满了冻伤和强烈紫外线造成的灼伤,长途跋涉,疲惫不堪。秦大河是第一个徒步到达南极点的中国人,他在南极点升起了五星红旗。在这里,考察队收到了中国政府总理李鹏的贺电:

欣闻你们以英勇顽强和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战胜困难,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终于到达了南极点。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问候!你们的活动堪称南极考察史上的一大壮举,预祝你们团结合作,努力拼搏,胜利到达最终目的地,为人类认识南极、保护南极环境不被污染和和平利用南极作出贡献。

翌年3月3日,历时220天,徒步行进6000公里,考察队终于到达终点——苏联和平站,创造了按最长路径横穿南极大陆的考察奇迹。这一天,阴云密布,迷雾重重,能见度仅仅1米左右。上午10时左右,天气转好,在14公里处远远看到了苏联和平站,以及对面的小岛和一座座漂浮在大海上的冰山。和平站的站房在白雪之中显得发黑,好像一些规则的岩石。北京时间下午8时许,他们先看到用英文写着“前方100米为终点”的木牌,接着看见了写有“终点”单词的横幅,最后映入眼帘的是并排排列在风中飘动着的六国国旗。和平站的站长和队员们,以及各国记者一字排开,迎接他们的到来。这次穿越是继斯科特和阿蒙森到达南极极点以来,人类又一次徒步到达地球最南端。

秦大河是此次横穿南极大陆十人中唯一的中国科学家,他依据一路采集的800多瓶雪样,回国后出版了《1990年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冰川学考察报告》和《南极冰盖表层雪内的物理过程和现代气候及环境记录》两部专著,在这一研究领域堪称最杰出的工作者之一。而那些雪样也使他成为当时国际上拥有最丰富南极雪样的科学家。

1990年6月5日,国家南极科学考察委员会和国家海洋局联合作出1990年至1992年为“南极环境年”的决定,表明了出中国对南极研究与日俱增的重视态度。其后,作为《南极条约》协商国不断参加国际会议,中国在南极事务中的地位不断提升。随着这些外围条件的提升,中国南极科考队对自身的要求也在刷新高度。但是,一个显见的障碍就是我们的船不行了——最早用过的两条船,“向阳红10”号、海军“J121”号不具备破冰能力;1986—1995年间使用的“极地”号,只有80厘米以下的初步破冰能力。这样的设备无法跟考察工作不断提高的探索要求相匹配。因此,1992年7月31日,国家南极科学考察委员会和国家海洋局联合报请国务院购买乌克兰赫尔松船厂已设计建造的8艘北极破冰运输船之一的 “朱维特”号(Juvent),用来替代已停止南极洲冰区航行的“极地”号,报告很快得到批准。1993年3月“朱维特”号完工,造价1750万美元。经过上海沪东造船厂改造,增加了直升机机库和起降坪、吊装和绞车设备、科学实验室及人员休息室等,1994年交付使用,更名“雪龙”号。乘上“雪龙”,再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中国人向南极进发的脚步了。

《鼎立南极》读书网在线试读连载完毕,更多精彩,请参见原书。呼吁您购买正版图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