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物理学家丹尼斯·威廉·夏默(Dennis William Sciama)的主要带领下,一群物理学家和工程师经过研究发现,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扭曲效果:一种体现在亚原子层面(静态),另一种体现在行星层面(动态)。力度较弱的原子内部的扭曲只局限于不旋转的粒子(如电子),它们本身不辐射较多的能量。但体积较大而又处于运动和旋转状态的物体,比如太阳,却会产生他所谓的“动态扭力场”。换句话说,扭力会因为物体的体积差异具备不同的特点。动态扭力的关键是必须有两种运动,比如太阳在围绕银河系中心的轨道旋转过程中自身的旋转。在动态的条件下,不仅扭力可以产生大量的能量输出,它甚至能以超光速的速度—超过宇宙中已知的速度限制—传播这些能量。这也是布鲁斯·德波尔马博士的旋转小球实验非常完美的原因。通过让球体以超速旋转—每分钟2.7万转,他就可以打开通往更高维度的门槛,从而获取至少足够的能量来让小球比静止的球飞得更高、下降得更快,只要他增加第二个运动条件,把两个球从试验台发射出来。
其他实验也支持夏默的结论。为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家安全局工作的哈尔·普索夫(Hal Puthoff)博士也在斯坦福研究所开展了各种针对超感觉感官的研究,还对替代能源理论发生了兴趣。在研究过程中,他对所谓的“零点能”或真空中的能量产生了兴趣。零点能的基本原理是你可以无中生有,这里的“无”是所谓的真空状态。在20世纪初期甚至连量子力学理论也还没有被提出的时候,科学家们就在实验中创造了小型真空室来模拟真空的情况。他们首先把全部空气抽走,然后把真空室用称做“法拉第笼”的铅板屏围起来。法拉第笼可以有效地把真空室与任何静电场隔离开来,这意味着法拉第笼内部根本没有任何电磁能量。之后,他们把真空室内的温度降到绝对零度,也就是零下273摄氏度。在此温度下,若按照量子理论的说法,所有的物质都会停止振动,也不产生任何热量。可他们发现,真空室却仍然有热量产生。实际上,从理论角度来看,在一个普通的电灯泡里就有足以让全世界的海洋沸腾的零点能。因为温度已经降到绝对零度,所以这种能量被称为“零点能”。这些实验后来被人们广泛讨论,认为由此可以“证明”存在一种目前尚难以检测的三维能量场,这种三维能量场无处不在,可以通过一些新奇的量子设施加以接近。实际上,这些实验真正验证的就是现实世界的多维模式。
关于零点效应不太为人理解的是,尽管都认为法拉第笼中的所有运动都停止了,而且所有的磁力干扰都受到了阻碍,但它远非绝对静止的。它仍然位于每24小时旋转一周(时速约1 000英里)的一颗行星上,每365天围绕太阳旋转一周(时速6.6万英里),每隔2.5亿~2.6亿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一周(时速48.3万英里)。因此法拉第笼和其中的一切都在以三种不同的形式高速运动,这足以创造出夏默所谓的那种动态扭力场。所以法拉第笼中的能量并非无中生有般地源自真空,而是来自地球本身运动创造的动态扭力。虽然确实没有任何电磁能量可以从外面穿透法拉第笼,可能量并非来自三维空间,而是来自三维空间之外的地方。
由此得出的启示有点儿令人吃惊。我们不应该浪费时间去探讨“真空的力量”,需要做的应该是把电子装置放入旋转轨道,通过地球在太空中的运动,就应该能够产生力量。
1996年,美国航空航天局得到了这方面的第一手经验。在执行STS-75航天任务时,航天飞机上携带了一颗系留卫星,准备利用卫星和航天飞机作为电路的两端来开展一次实验。当时的想法是看一下把地球的电离层和磁场连接起来是否会产生电能。美国航空航天局希望有一天能利用这种技术为航天飞机提供能量,因此希望搞清楚是否可以由此开发一种推进系统。在实验过程中,命名为TSS-1R的这颗卫星被慢慢地安置到了距离航天飞机约12英里的距离。在整个过程中,卫星都在经受比航空航天局的模型预测的还要高得多的电压。航天飞机接触到日出的阳光后—基本上处于跟太阳系中的所有能量之源(太阳)排列的位置,一股超过3 500伏特的电弧冲击到系统,融化了系绳,使得卫星摆脱了控制。1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即使在连接部分断裂、电路在理论上已经中断之后,仍然处于运转状态的卫星依然继续得到了大量电能,这原本是不可能出现的。不出所料,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们感觉莫名其妙。据负责此次任务的科学家诺布尔·斯通(Nobel Stone)博士讲,“记录的数据确实让你感觉出乎意料、难以解释……卫星发现的电子在电流通过时比我们预料的还要有更多的能量。”
不过说实在话,如果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伙计们曾经留意过50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承认的实验研究,他们或许就没有理由为系留卫星实验的结果感到吃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