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作战”之第一面,是对提比利乌斯·格拉古用过的、什么时候都有效的手段——污蔑中伤。他们鼓噪说盖乌斯的改革完全是为了拉选票、笼人心、向自己集中权力、把权力私有化。现代英国有一个学者曾写过如下的经典名言:
“所谓无知大众,就是偏激地把一切出于政治目的(即使是很高尚的行为)的行为都视为被私利私欲所驱使的人种。”
“偏激”不仅限于无知大众,我联想到,就连七十年后罗马史上出现的最高学问的知识分子,按我的想法属于“最高级的媒体工作者”——西塞罗先生,也是这种“偏激人种”中的一员。这种偏激,与教养高低、时代差异、文化差别都没有关系,只要人们不能正确区分目的和手段,把手段目的化,就容易被利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反格拉古派的做法是有效的。
盖乌斯连选获得成功,人民对他的支持空前稳固,他的对手也明白,仅靠中伤效果有限。于是使出了“两面作战”的另一面,这是没有对他哥哥提比利乌斯·格拉古用过的谋略。
盖乌斯也知道,元老院正团结起来,谋划让自己垮台,他的回应是以持续的政绩确保选民的支持。由于连选获胜,盖乌斯赢得了多一年的施政时间,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在迦太基城旧址建设的殖民城市中。
进入第二个任期的盖乌斯·格拉古,充分运用保民官的权力和自己旺盛的精力,使在迦太基城旧址新建的殖民城市在各方面都超越了罗马以前建设的殖民城市。
殖民人数首先突破了惯例,达到6000人,而且这6000人还只是户主。被选择的殖民者不仅包括失去农地的城市无产阶级和退役军人,还包括工匠、技术人员、商人等。盖乌斯设计的殖民城市,不是军事基地,而是经济上的“基地”。
其次,过去罗马建设殖民城市,每一户主分配的土地没有超过50尤格,而在迦太基城旧址上建设的“朱诺殖民城市”,给予殖民者的土地增到了200尤格(约50公顷)。这也证明,盖乌斯实行的并不仅仅是自耕农奖励政策。
然而原迦太基城一带,在公元前146年迦太基灭亡之后的25年间,逐渐成为没有人烟的荒地。刚刚灭亡时,尽管城市毁了,耕地还是一片绿油油的景色,不幸几年后遭遇蝗灾,就只剩下裸露的土地。这次再度恢复人居,土地变绿自是可以期待的了。假如殖民成功,将进一步扩大罗马的市场——建起了城镇,周边的耕地就会得到整备,相隔不远又会出现新的城镇……北非本就是富饶的地方,殖民城市的波及效果将会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