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权力是人民给的(1)

官德 作者:梁衡


“一心为公”是官德的第一要义,在此基础上,如果再进一步思考,则“公”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殖民地进一步考虑,一心为公又到底是为了谁呢?

现代政治学认为,“公”是从民众那里来的,“公”是民众的代表。“公”稍为抽象,而“民”则是具体的、实在的。所以,在日常的行为实践中,官员的一心为公,又常常实际表现为“一心为民”。

不仅如此,“官”和“民”还是一对相对应的概念,对官员而言,“民”还有更特殊的含义,一心为民也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正因为“民”对于“官”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我国历史上,对“民”以及官民关系的认识一直就是为政者和思想家们所关注和阐述的重要内容。早在《尚书》中,就有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管子》中记载,战国时,齐桓公曾问管子何谓其本,管子回答说:“齐国百姓,公之本也。”“夫霸王之所使也,以民为本。”在《吕氏春秋》中,有“宗庙之本在于民”的说法。在孟子的思想中,也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宏论,并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一代明君唐太宗也曾提出:“国以人为本”。

以上的各种观点,其出发点或有不同,但不管是为了更好地“使民”、“治民”,还是维护国家稳定,都说明“民”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在这些论述中,得到不同时期沿承和认同的基本观点为:“以民为本”。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公开申明,“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他们甚至把历史唯物主义概括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接受“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的唯物史观。我们还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还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胡锦涛同志曾强调,“对领导干部来说, 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关键是要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所以,官德的第二个重要内容,就是要一心为民。

一、 权力是人民给的

官员与普通老百姓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所以,对于权力的认识和使用,就成为官员和老百姓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与联系,成为官员理解“一心为民”的一把钥匙。

由此产生的问题是,权力到底是什么东西?它是从哪里来的?官员和权力的关系是怎样的?权力在手的官员,和老百姓之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2. 官与权的关系

权力是什么?简单地说,权力就是达到某种目的的能力。一般情况下,权力多指个人之间、群体之间或国家之间的关系特征。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就需要有效地建立各种社会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地利用各种资源。为此,就需要对自己的资源和他人的资源实现有效的影响、制约和支配,这就是权力的根本目的。马克斯?韦伯曾说,“权力意味着在一定社会关系里哪怕是遇到反对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任何机会。”

权力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人对人的支配力。是权力主体强制影响和制约自己或其他主体的能力。

西方启蒙思想家认为,“主权在民”,即权力是属于公众所有的,原本是所有公民的共同权力。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权力不可能由全体公民来共同行使,而只能由其代表或委托人来行使。民众将这些权力委托给政府,再由政府配置给各级官员,即所谓“官权民授”。

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工人阶级给的,是贫下中农给的,是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广大劳动群众给的。”

更具体地说,我们国家的公共权力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形式,赋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去行使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