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曾这样诉说自己的苦闷:“我这一两年一直心神不定,老想出去闯荡一番,总觉得在我们那个破单位待着憋闷得慌。看着别人房子、车子、票子都有了,心里慌啊!以前也做过几笔买卖,都是赔多赚少;我买彩票,一心想中个五百万,可结果花了几千元连个声响都没听着就没有影了。后来又跳了几家单位,不是这个单位离家太远,就是那个单位专业不对口,再就是待遇不好,反正找个合适的工作太难啊!天天如无头苍蝇一般。不管怎么说,我心里就是不踏实,闷得慌。”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人还真的不是少数,他们做事缺少恒心,见异思迁,急功近利,不安分守己,总想投机取巧,成天无所事事,脾气暴躁。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他们不知所措,对前途毫无信心,心神不宁,焦躁不安。由于焦躁不安,情绪取代了理智,使得行动盲目混乱,做事之前缺乏必要的思考,只要能赚到钱,违法乱纪的事情都敢去做。
其实,这是浮躁带给人的危害。所以,我们必须时时擦拭心灵深处的浮躁,经常来一次淋漓尽致的心魂沐浴。遇事不妨让自己保持一颗平常心,平常心源于对现实的清醒认识,追求的是沉静和安然,是洞悉人世之后的明智与平和。是用超然的心态看待苦乐年华,以平和的心境迎接一切挑战,奋斗之后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当一个人拥有了一颗平常心,无论怎样的人生都将变得更加平静而从容。
清朝名臣谢济世,他一生四次被诬告,三次入狱,两次被罢官,一次充军,一次刑场陪斩,经历不可谓不坎坷。雍正四年(1726年),谢济世任浙江道监察御史。上任不到十天,便上书弹劾河南巡抚田文镜营私负国,贪虐不法,列举田文镜十大罪状。因田文镜深获雍正倚重、宠信,谢济世的弹劾引起雍正不快,谢济世不看皇帝脸色行事,仍然坚持弹劾。
雍正认定谢济世是“听人指使,颠倒是非,扰乱国政,为国法所不容”,免去谢济世官职,下令大学士、九卿、科道会审。严刑拷打之下,虽然没有拿到证据,但仍然以“要结朋党”的罪名,拟定斩首。后改为削官谪戍边陲。
经过漫长艰难的跋涉,谢济世与一同流放的姚三辰、陈学海终于到达陀螺海振武营,他们商量着准备去拜见将军。有人告诉他们:戍卒见将军,一跪三叩首。姚三辰、陈学海听后很是凄惨然,为自己一个读书人要向人行下跪磕头的大礼而难过。唯独谢济世倒像是没事似的,心情轻松,不以为然。他对自己的两个同伴说:“这是戍卒见将军,又不是我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