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浦县人吴沙,去台湾那年岁数不小,已经42岁了,在老家混得不好,挺落魄的,生计都成了问题,于是渡台。最初的落脚处是淡水,之后迁三貂社。三貂社在台湾的东北部,一山之外就是平埔人聚居的噶玛兰。噶玛兰现在叫宜兰,多风多雨,三面环山,东临太平洋,沃野300余里。当台湾南北西部已经相继被开发之时,噶玛兰却仍处于一片荒芜中,烟瘴弥漫,猛兽出没。平埔人狩猎是能手,却不擅长耕种,大片沃野因此都抛荒闲置。
“大器晚成”一词往往只用来对人一生安慰性的评价,用到吴沙身上却是非常精确熨帖的。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当他招徕漳州、泉州以及广东的客家人,沿着草岭古道,驻垦兰阳平原与头城地区时,已经整整56岁了,这把年纪本该闲居家中好好含饴弄孙,他却仍然有披荆斩棘的激情与斗志。因群山环抱而状如畚箕的兰阳平原,一定被他心事重重地打量过无数次。到台那十多年,他其实不过做些小买卖,拿盐、布之类的日用品跟平埔人换兽皮、木材,再转手倒卖挣些钱,推算起来腰包也鼓不到哪里去。不承想,自立山头插旗为盟的的理想却一直潜伏于心,并瞅准机会,开始实行。
在千辛万苦筑土围垦出乌石港南边大片土地后,吴沙又继续向南,历时9年,相继发展出二围、汤围、四围、壮围等溪北屯垦区。拓垦的队伍最初只有200多人,渐渐壮大到数千人之众,于是这个看上去面相温和的老者,在这一带就有了一个很霸气的外号,叫“开兰老大”。现在的人则称他为“开兰始祖”。
宜兰县乌石港接官亭里的吴沙昭绩碑是专为吴沙而立的:“布衣而建开辟之功,纤民而创不朽之业,生无一命之加,殁享千秋之祀,伟绩如吴公者,绝无而仅见也……”
那一时期,另一个林姓漳州人在台北平原上也开始了含辛垦拓,他就是从白石堡莆山来的林应寅。白石堡莆山今属漳州龙海市角美镇埔美村,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林应寅在已经相当兴旺的新庄落户。
但林家的发达不是因为林应寅,而是在其儿子林平侯手上。(林平侯小注)
林平侯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才从老家赴台,那年只有15岁。最初他进入一个叫郑谷的米商店里当伙计,数年后有了一点积蓄,也做起米的生意,接着又与人合办盐务,腰包渐丰。道光十一年(1831年),为避漳泉械斗,林平侯举家迁往大嵙崁,即今天的大溪镇,在这一带大量购置土地,招募佃农,垦田凿圳,每年可收稻谷数万石之多,成为当时的大租户。
位于淡水与噶玛兰厅交界处的古岭由于山高林密,行走不便,受吴沙之邀,道光三年(1823年),林平侯出资在此打通了一条道路,咸丰年间又再度出资拓修。此时他的地产已经从淡水扩至噶玛兰了,并在那里设有租馆,路的开通,既便于两地垦户的往来,也使林家在噶玛兰进一步扩大田产得以实现。半山腰上那块“雄镇蛮烟”石碑,不是在林平侯时代出现的,而是过了几十年,到同治六年(1867年)时,由台湾总兵刘明灯所书。路虽然通了,但这一带却传说常有山魔驱出大雾,致使路人经过时,常不辨方向,误入歧途,于是刘明灯在一块石头上写下字,用以镇住山魔。而古岭顶隘口处有一块虎字石碑,则是刘明灯用满山遍野的芒花为笔写下的,然后命属下刻到这块巨石上,要镇的不是山魔,而是凶狠的山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