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周恩来初尝胜果(1)

国共往事风云录2:十年内战风雨 作者:尹家民


3月2日,上海已处于无政府状态,孙传芳的联军与张宗昌的鲁军新旧交替。北伐军五路出兵攻打孙、张二部。同时,分三路向上海进攻:一、进攻松江;二、由宜兴包抄苏州;三、由宁波夺浦东。也就在这一天,中共上海区委宣传部发出了一个强音:上海革命的时机完全到了!准备马上大罢工、大暴动!

还是这一天,已经摆脱病魔困扰的陈独秀,还是习惯地痛苦地沉着脸,他在特委会议上提出:为加紧准备工作起见,应规定6号(礼拜日)为准备罢工期,实际上的行动,要临时决定。

军事方面已做好起义的准备。

3月5日,特委会又集中讨论了起义的时机问题。周恩来汇报:“各方面动作已预备好了。力量集中在闸北,分五个区,引翔港管靶子场以东,杨树浦管靶子路以上,闸北管五区湖州会馆等,小沙渡管四区,防止警署从麦根路来。所有参加起义的人员,都要随时随地夺取武装,做破坏铁路运动。”

“依你看,指挥人员应处于何地呢?”陈独秀问。

“应分南市和闸北两地。”

“让我们来确定一下各区的负责人吧。”经陈独秀提议,特委会决定,闸北由赵世炎和顾顺章负责;南市由周恩来和徐梅坤负责。如南市不重要,周恩来调闸北,徐梅坤、陆震留南市。浦东另有三人负责。

起义时机还是由陈独秀来定,最初他提出:“不要太早。”其标准有两个:一是上海已没有驻兵;二是北伐军到松江后仍继续前进,或者等它到上海南郊的龙华。

周恩来不同意,他主张:“假使松江攻下,必可动,因毕庶澄决不致再守上海。若苏州攻下,也必可动,因他也不能枯守上海,同时他的兵队必有一部分溃散。”

陈独秀想了一下,自己并无大的把握,转而同意周恩来的意见,说:“一、如果松江打下;二、或者苏州被北伐军攻下;三、麦根路与北站的敌兵开始向苏州退,这三个条件只要有一个,就决定发动。”

会上对起义的指挥机构进行了讨论,决定整个行动由特务会议指挥,紧急情况下由罗亦农、周恩来、汪寿华、陈独秀四人负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