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未名湖的躁动(6)

方正之道 作者:王伟群


★★★

看到公司终于成立起来,王选心情很好,他知道公司没有钱,一分钱也没有。

楼滨龙找到他。

“王老师,让我们也生产华光Ⅲ吧。”

但那时候王选只能摇头,“748”是国家项目,有它特别的规定,王选不能违反这些规定。

但仔细斟酌之后,王选还是把“748”的一个子项目给了楼滨龙:开发精密数字汉字字模。

当时“748”正在新华社没日没夜地进行中试。王选很清楚,要使激光照排系统真正进入应用,不仅要开发功能强大的排版软件,还要提供有各种字体的变形字以及各种底纹、报花什么的。虽然潍坊计算机公司已经有了自己的字模开发团队,但王选还是希望北大能够加入进来,既能发挥北大的优势,又能帮助校办公司。将心比心,王选太了解没有钱的窘迫了。

1986年春天,一笔10万元的经费打入了北大的财务账户,这是北大计算机所预先支付的字模项目启动资金。在那个时候,这是一笔巨款,北大的教授们有谁见过这么多钱啊。王选与公司的合同约定:每个字模5元钱。

字模开发部设在北大东门外海淀乡马连洼村的一处破旧四合院内,这是公司向农民租的,每月租金50元。然后他们又从学校各个研究所、实验室收集了一些快扔掉的破旧桌椅搬了进去,又请电工布线安灯,打扫干净后,就有了公司的字模开发部。字模开发人员大多是北大职工的待业子女,还有马连洼村的农民的孩子,他们的领导是原北大计算中心的赵素兰,北大计算所派出的陈竹梅、王珺是他们的指导老师。唯一值钱的设备是花了340元从海淀文具店购买的两台投影放大仪。

第一步,收集已有的字模稿,按照国标汉字表的规定,第一级常用汉字3755个,第二级次汉字3008个,共计6763个汉字。

第二步,用135胶卷翻拍每一个汉字,翻拍一套字体要用200个胶卷。

第三步,把拍好的字模胶片放在投影仪上,然后用三角板、曲线板把汉字的轮廓完全不走样地描绘在坐标纸上。

第四步,按照王选的汉字矢量信息压缩技术的要求,用参数来描述汉字的规则笔画,用轮廓描述不规则笔画。

第五步,将上述信息输入计算机,然后再检验、再淘汰,完全合格后才算完成。

10万元挣得不容易,但北大科技开发公司就从这里起步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