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再见了,谷登堡(15)

方正之道 作者:王伟群


★★★

从1988年开始的四年间,北大新技术公司,继而是北大方正公司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令世人瞠目,但立刻有人开始担忧,报社和出版社技术升级都完成了,方正怎么办?

“1991年初,有人就预言,淘汰铅字之后方正就要萎缩。今天看来,我们真要感谢这些预言家,那么早就给我们提出了这样的警示,使我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1989年初夏,肖建国和王选坐在北大校园的大树下聊天。王选说:“NPM系统已经弄得差不多了,再搞下去会有进步,但不会有什么飞跃,你应该去开发另一个项目。”

王选此时所指的“另一个项目”就是彩色出版系统。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报纸只有黑白,没有彩色。记得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常播送的一句话是:“今天,《人民日报》套红刊登了……”,套红,是报纸增加喜庆色彩的唯一手段。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以高价进口了部分电子分色机,这样,在重大节日、重大会议的时候,中央大报才偶尔有一些彩报。

20世纪80年代初,范慕韩主持制定了“激光照排、电子分色、胶印印刷、装订联动”十六字印刷技术进步方针,当时,电子分色还是亟待发展的理想目标。

不过,王选说:“我国的彩色出版领域过去20多年一直被国外四家电子分色机厂商的产品所垄断。我国花了近20年的时间仿制国外的分色机,仿制成一代,马上被国外新的一代所淘汰,始终未能进入市场。”

王选再一次跨越了这一目标。

“其实我对彩色印刷技术并不熟悉,但我认定,照排机的分辨率和重复定位精度会越来越高,绝不会亚于电分机输出部分的质量;电荷耦合器件CCD的集成度越来越高,而且已出现了把多个CCD拼接在一起的技术,这意味着未来的彩色分色扫描仪将提高精度和大幅度降价。这些使得研制彩色出版系统成为可能。1987年,在经委和电子部主持的一次科研规划会议上,我发表了这一看法,建议不能再走仿造电子分色机的老路了,应该抓紧研制彩色出版系统。然而,当时电子分色机仍风靡一时,国内已经进口了几百台电子分色机,我的提议自然又成了曲高和寡的神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