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大学毕业后的马云去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担任英语老师。1992年,马云和朋友一起成立了杭州最早的专业翻译社“海博翻译社”,课余四处活动接翻译业务。
翻译社没给马云带来什么钱,倒是让他有了一次出国的机会。在美国,马云第一次在朋友那里接触了互联网。不过那个时候的马云对电脑甚至有一种恐惧:“我甚至害怕触摸电脑的按键。我当时想:谁知道这玩意儿多少钱呢?我要是把它弄坏了就赔不起了。”
对马云深有触动的是,处于好奇,他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单词“啤酒”,结果只找到了美国和德国的品牌。当时他就想应该利用互联网帮助中国的公司为世界所熟悉。
有了想法就做,回国后的马云迅速辞职,借了2000美元,1995年4月开办了“中国黄页”,这是中国第一批网络公司之一。1997年底,马云和他的团队在北京开发了外经贸部官方站点、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府站点。
1999年初,他放弃了在北京的一切,决定回到杭州创办一家能为全世界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站点。阿里巴巴诞生了。于是,一个财富的传奇就开始了。
马云创办淘宝网,创办支付宝、收购雅虎中国,创办阿里软件,一直到今天走向上市。他终于攀上了事业的高峰。
今天的马云堪称互联网的风云人物,但他对技术依旧不太懂,自称互联网傻瓜的马云成在哪里?成在发现。他发现的是新的商业模式。而多数人则想的是技术。马云的财富传奇还仅仅是个开始,有着商界拿破仑美誉的他必定会创造新的奇迹。
当然,马云的成功与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然而单纯用努力来解释成功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很多人的成功并不完全是努力的结果,很多人的不成功也并非不努力。并不是越努力就越成功,成功的程度并不是与努力的程度成正比。正如慧聪网当家人郭凡生在讲课中说:创业创富很难以彻底说明究竟是怎么回事。他自己创业当时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而且赶上的是市场空白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