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总要有期待,哪怕是没有希望实现的期待。
一味地抱怨、指责,是无能的表现。与其悲且愤,莫若起而行。行动是证明自我的最好方式。所有的成功其实都产生于两种状态,一种是自愿自觉去做,另一种是尽管艰难却别无选择,坚韧不拔地去做。
北大求学的最后一年,俞敏洪有门课程考试不及格。为了能够顺利毕业,他找到了课程负责老师罗经国教授,红着脸恳求:“如果这门课程不及格的话,我就不能毕业了,希望老师能够网开一面。”
罗教授沉吟片刻,语重心长地说道:“没问题,为了你能顺利毕业,我可以给你一个及格的分数。但是,请你一定记住,不管你毕业之后做什么,一定要做出值得我给你及格分数的事业。”
说者或许无意,听者必定有心。教授的一席话沉甸甸的,多年以来一直鞭策着俞敏洪。而这也成为他拼命创业的动力之一——只为“洗刷”曾经的羞愧。搬离北大的最初两年,俞敏洪夫妇租住在北五环附近一个叫六郎庄的地方,1991年,俞敏洪的妻子在中央音乐学院教德语,1992年辞职,以“管账婆”的身份和俞敏洪一起做起了英语培训的生意。当地一户农民腾出10平方米的民宅给他们。那户农民的光景不算太穷,因为他们在颐和园门口贩卖胶卷,有着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
值得一提的是,俞敏洪并没有支付房租。他用自己的知识和农民做了一次等价交换。农民家有一个小孩儿,正上小学二年级,成绩很糟糕。俞敏洪对农民夫妇说:“我和我老婆都可以给你们的孩子当家教,我有信心把他的成绩提高到全班前10名。如果我帮你家小孩提高了成绩,希望你们可以免除我的房租。你们觉得可以吗?”
农民夫妇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同意了,俞敏洪和妻子轮流做起了不拿“工资”的家教。俞敏洪教了那个小孩两年多,小孩的成绩突飞猛进,从班级倒数冲到了全班前5名。两年时间很快过去,俞敏洪的生意越做越红火,搬离六郎庄之时,农民夫妇依依不舍,恳切地希望他能继续给小孩做家教,他们愿意支付费用。
俞敏洪很喜欢小孩,所以就爽快地答应了:“以后每个星期六你们把孩子送到我家就行,我负责继续教他。”
之后农民夫妇把孩子送到俞敏洪家上过几次课,但后来就没再坚持送孩子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