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话题6 从16岁博士张炘炀的成长看早教(4)

爱孩子,是父母的修行:一个智慧母亲的15年育子心得 作者:夜深


接着,炘炀13岁读硕士,16岁又考上了博士。

谈到炘炀的教育,父亲说:一切就是为了孩子,为了使他尽快达到成功的目标。

张炘炀没有童年。他从2岁开始就在父亲的监督下高强度地学习,没有伙伴、没有娱乐,父亲发现他看《西游记》,就马上给他藏了起来,张炘炀说这是一种“冷暴力,精神摧残”。而与此同时,张炘炀的父母也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一切都是为孩子活着,十五六年来,他们从不看电视,也没有其他娱乐,甚至从没在家中待过客。

这种追求成功的方式,不但使孩子失去了童年,而且逐渐暴露出其他巨大的弊端。用张炘炀自己的话说:他从小在巨大的压力中成长,必然在某个时间要“反弹”。事实上,在读硕士期间,他曾经决定用自杀的方式逃避压力。张炘炀对于父亲栽培自己的方式越来越持否定态度,他说:“我父亲创造了一个梦想,强加到我的头上。”

与此同时,张炘炀因为一直与比自己大七八岁的同学在一起学习生活,过早地接触了社会上所有世俗的聒噪,他的心理和观念也深受影响,他在考上博士之后,要求父母在北京给自己全款买房,否则就不读了。当问到原因的时候,他回答:“我想要成为王者,要成为最好的,这是我父亲从小就给我定的目标。”

张炘炀这个赢在起跑线上的孩子的教育成功吗?

在我看来,答案是否定的。他不仅失去了童年,不仅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之下留下了心理的隐患,不仅承受了超出他年龄的世俗压力,不仅对父母充满怨恨,而且将世俗成功学作为了人生的目标。

看这个电视节目的时候,我一直在为这个天资聪颖、性情真挚的孩子而心疼、心痛。我也一直在嘀咕:16岁读博士比25岁读博士提前了9年,看似多么伟大的成果,可我想问,提前9年的真正意义到底是什么?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虚荣心吗?是为了制造吉尼斯纪录吗?还是节约了生命?而孩子成长过程中被剥夺的东西,却再也弥补不上了。

我宁愿北北16岁的时候,过着16岁少年应该过的平凡生活——所有他的年龄应该体验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应该享受的自然而然的快乐,我都不能把它剥夺。

什么是成功?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健全的人格与心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就是成功。如果没有了这些,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博士,又有什么真正的价值?又算什么真正的成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