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北京大学06

东方顶级大学传奇 作者:张明帅


  

(五)学术地位

北京大学之“大”,不仅在于她拥有广“大”的校园、亚洲最“大”的图书馆、宽敞明亮的教学“大”楼、富丽堂皇的百年“大”讲堂和学富五车的学术“大”师们,更在于她养育和吸引着全国高考选拔中脱颖而出的“大”学生。北京大学的学生胸怀“大”志、肩负“大”任、努力拼搏成就“大”业,这些真正的“大”学生就是奔腾的江水,与河床、堤岸一起塑造起气势磅礴的“北京大学长河”。

北京大学师资力量雄厚,他们或为学界泰斗,或为学术新星,构成了北京大学独特的学术风景。北京大学校友有诺贝尔奖得主名誉教授1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2位、两院及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80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4位、长江学者119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3人、博士生导师逾1 000人。全国1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仅有徐光宪院士和王选院士在高校任教,二者均任职于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是国际性、开放性的大学,置身于此,可以放眼世界,胸怀天下。北京大学自创立以来就一直享誉全球,历年来访问北京大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学术大师、各国元首与政府首脑的人数在国内高校中均居第一。2001年就有法国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让·马利·莱恩等8位诺贝尔奖得主来北京大学举办了讲座。2003年,耶鲁大学、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莱顿大学、法兰克福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负责人访问北京大学,9位诺贝尔奖得主登上北京大学讲台,6位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莅临北京大学发表演讲。2004年,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巴黎高师、巴黎高科等国际著名大学负责人访问北京大学,9位诺贝尔奖得主登上北京大学讲台,8位外国政要莅临北京大学发表演讲。目前,北京大学已与世界上47个国家的221所著名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数目居全国高校之首。

北京大学是名副其实的学术圣殿,是当之无愧的科学家与学者摇篮。从“新人口论”的提出到牛胰岛素的首次人工全合成,从我国第一台百万次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设计到汉字信息处理与印刷革命,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翻译到微分动力系统稳定性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北京大学开辟的是一条举世瞩目的奋进之路。2000年,北京大学纳米中心“长江学者”彭练矛研究组发现了0.33nm级别的单壁碳纳米管,打破了日本科学家所给出的理论极限,这一成果与北京大学承担的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究一起,双双入选2000年“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北京大学也成为唯一一所有两项成果入选的高等学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北京大学在始终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大力开展应用研究,特别是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科研成果的转化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享誉海内外。经过多年的发展,北京大学建设了一批以北大方正、北大青鸟、北大未名等为代表的校办产业,取得了优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国际社会上也赢得了极高额知名度和美誉度。

迄今为止,北京大学校友王选院士、黄昆院士等共8次荣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部共14位。另外,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院士2001年获得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大奖—研究与探险委员会主席奖。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金鼎汉2001年获得印度总统纳拉亚南亲自颁发的代表印地语研究最高成就的奖项—乔治·格里森奖。北京大学医学院校友、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王忠诚院士获得2001年“第十二届世界神经外科联合学术会议”授予的“最高荣誉奖章”。北京大学化学系校友、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白春礼院士获得国际化学工业协会总部授予的2001年度“国际奖章”。

北京大学校友刘东生院士获2002年度“泰勒环境奖”,获颁金制奖牌和20万美元奖金。北京大学校友李旸博士获欧盟经济学进步奖,表彰其在宏观经济学方面的成就。北京大学人类学蔡华教授被法国科学院授予2002年度“法语国家大奖”金奖,以表彰他在人类学领域的杰出成就。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俞孔坚教授主持设计的作品“中山岐江公园”获得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2002年度颁发的全美景观设计年度最高奖—设计荣誉奖。

一个多世纪以来,北京大学虽历经沧桑,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从未因时光的磨砺而褪色。徜徉在燕园里,每个人都会感到肩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那就是民族的振兴与国家的繁荣。在这个圣殿里,民主与科学作为不熄的火炬,陪伴着北大学子的学习与成长,敦促他们能够将其发扬光大,并传播开来,传递下去,让北京大学走向世界,立足全球,为祖国的崛起贡献新的力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