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科研成就
南开大学取得了一批国内外公认的优秀科研成果。2007年度SCI论文收录941篇,1998-2007年SCI收录论文累计被引用篇数位居全国第十位。目前承担的国家和教育部社科项目数、获得的科研经费数以及获奖成果数都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在第十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南开有2篇入选。2008年,南开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程津培院士荣获“973计划突出贡献者”称号;饶子和院士率领的“蛋白质功能三维结构和折叠原理研究”研究团队获得“973计划优秀研究团队”称号。南开大学与美国IBM公司联合研制开发的“南开之星”超级计算机群,运算速度达每秒3231万亿次,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南开大学积极发挥学科、人才和信息优势,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国APEC研究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已成为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智囊团”和“人才库”。
当时盛传南开大学有三宝,经济研究所即为其一。南开大学“素以经济系睥视国内,尤以经济研究所获得中外一致赞誉”。南开经济研究所“被公认为研究中国经济的权威机构,其出版物驰名全球”。南开经济研究所(NKIE)是一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历史悠久的高层次经济研究机构,其前身是南开大学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该委员会是经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何廉建议,并在张伯苓校长的大力支持下,于1927年9月10日成立。
何廉作为南开大学的创办人,在担任校长职务的同时兼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在当时民国的四大经济学家中,南开大学就拥有何廉、方显廷两位学界巨子。南开大学元老之一、南开大学秘书长黄钰生先生对于经济学界得教授何廉在南开大学扬名海内外过程中的作用是极为看重的,他反复强调:“何廉对于南开大学的整体,对于张伯苓个人的影响,比任何其他人都大。虽然何廉半路上做官去了,但他和南开大学的关系始终未断。抗战期间不也是何廉把经济研究所恢复起来的吗!就学校的财政上说,有许多事情是听何廉的主张。”
1927年7月,在何廉的提议下,南开大学设立的社会经济委员会正式成立,何廉担任主任导师兼财政学和统计学教授。这一年的《南开大学发展方案》中,何廉提出了“土货化”的发展方针,即“以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为学术背景,以解决中国问题为教育目标”,突出强调结合中国实际研究中国国情。何廉在南开大学满怀热情地开始了他的经济学教学“中国化”。1929年1月,方显廷受聘来南开大学任教,此后成为何廉长期的得力助手和合作伙伴,在他们的领导下,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的各项工业和农村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得以全面展开。
1931年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正式成立,何廉任院长。何廉上任后励精图治,积极推进经济学教学合理化的工作,同时他广泛吸纳人才。抗战前,他的麾下群贤毕至、大师云集,方显廷、张纯明、陈序经等,以及后来的吴大业、李锐、杨敬年等在学术界都是各领风骚。从何廉初到南开大学至1936年,这10年间,南开大学经济系和经济研究所的建设有了很大的进展,南开大学经济系教学与科研处于国内领先的地位。南开大学经济研究的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代表着中国经济学教学与科研的发展方向,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重视,在校中独树一帜,而且“被公认为研究中国经济之权威机构,其出版物驰名全球”。1959年,周恩来总理回母校南开大学视察,肯定了经济研究所的重要贡献。
2007年至2009年期间,教育部学位中心开展的新一轮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结果显示,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的化学学科并列全国高校榜首。在本轮学科评估中,南开大学历史学在38个参评单位中位居第二,理论经济学在36个参评单位中位居第二,数学在61个参评单位中位居第三,社会学在30个参评单位中位居第三,工商管理在50个参评单位中位居第三,政治学在33个参评单位中位居第五,中国语言文学在47个参评单位中位居第六,马克思主义理论在69个参评单位中位居第六,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在16个参评单位中位居第六,公共管理在44个参评单位中位居第十二,植物保护在16个参评单位中位居第六,应用经济学在68个参评单位中位居第七,物理学在55个参评单位中位居第八,电子科学与技术在35个参评单位中位居第十五。
南开大学有着广泛的国际影响,与美、日、英、法、德、俄等10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200多所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开展学术交流、合作办学等多种交流活动。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以及韩国总统金大中、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等被聘为名誉教授,并有一批海内外知名学者、著名企业家被聘为兼职教授。
自建校以来,南开大学一直以优良的校风著称,学校极其重视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的多方面综合发展,为每一名青年学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了丰富高雅、活泼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南开大学毕业生以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富于开拓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受到社会各界青睐。今天,有着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南开大学,已经与一百多所国际知名的大学和国际学术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在21世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南开大学师生员工团结一心,发奋图强,决心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