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字镜箴”不仅在南开流传开来,甚至还引起外国教育家和教育管理者们的关注。美国哈佛大学校长伊利奥博士来南开学校参观时,觉得南开学生的仪态和精神面貌与他在其他学校中看到的学生有很大不同,就特意询问校长张伯苓其中的原因。张伯苓颇为自豪地将伊利奥博士带到了镜子旁边,并将镜子上的箴言加以翻译和解释,伊利奥博士听后大加赞叹。他返回美国之后,特意将这个箴言告诉他人。美国罗氏基金会还特意派人来南开将镜上的箴言拍摄下来,寄回美国,刊诸报端,加以传扬。
在南开大学主楼的后广场上,悬挂着一口巨大的校钟,这是南开精神的象征。此钟体积巨大,重达3 000多公斤,校钟两边的铜铸支架也呈钟形,古铜色的校钟映衬出南开大学历史的沧桑。每年的新生也都会到此钟处举行入学仪式,感悟南开大学不平凡的校史。学校每逢新生入学和毕业生离校时都会鸣钟纪念,因为对南开人来讲,南开校钟已经从有形之物化为一种无形的寄托,是一种永恒的南开精神,永驻在每个南开人的心中。
其实,南开最初的校钟是由德国克虏伯工厂制造,原是为庆祝晚清重臣李鸿章寿辰而制作的纪念钟。铜钟重达一万三千余斤,钟面铸有整部《金刚经》。1904年,八国联军侵入天津,英军曾将该钟取走作日常用钟。后来,八国联军向天津交还政权后,大钟移至海光寺,海光寺则赠与南开大学作为校钟。铜钟安置在思源堂西侧,以4根弓形梁柱做支架,并悬挂于约2米高的台基之上。在纪念“九·一八事变”一周年之时,南开师生每日连敲校钟9响,次敲1响,再敲8响,用以象征南开人将铭记“九·一八”国耻。
然而,日军于1937年7月28日再度侵略天津,驻扎在海光寺的日军将炮口直接对准八里台的南开大学。南开园惨遭炮轰,大多建筑被毁,图书设备遭到疯狂抢劫,而万斤大钟亦不知去向。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为寻找校钟做出了巨大努力,张伯苓校长还曾致函中国驻日代表团团长商震将军在日本掠夺的中国物品中集中搜寻此钟,但都音讯全无。1997年7月,为铭记南开园被侵华日军炸毁60周年的惨痛历史,学校决定重铸校钟。新铸校钟是由南京金陵古艺术青铜研究所所长、南京静海寺警世钟设计者王钟泉先生设计,江苏冶金机械厂铸造的。极为有趣的是,大钟的钟槌与南京警世钟的钟槌共同出自一棵有着80年树龄的檀木,一南一北两棵钟槌堪称一对孪生姐妹。
新的南开校钟重达3 000公斤,钟高1.937米,寓意要师生员工牢记1937年日军炸毁南开。钟的周边雕刻着60枚校徽图案,意寓60周年,钟的正面是“南开”两个大字。钟上文字由著名书法家康殷先生书写,左面是校歌,中间是校训,右面是80字的校钟铭文。
如今伴随着悠悠钟声,一批批新生走进校园,一批批毕业学生离开南开大学,而张伯苓在南开大学被毁时所言的警句“被毁者为南开大学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则长久地驻留在历代南开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