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上海交通大学02

东方顶级大学传奇 作者:张明帅


  

(二)交大风采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七五”、“八五”重点建设和“211工程”、“985工程”的首批建设高校。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享誉国内外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知名大学,并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稳步迈进。目前的上海交通大学有闵行、徐汇、法华路、七宝路、上中路、重庆南路6个校区,以徐汇为主要校区。这里基本保留了南洋公学的所有建筑,每一栋老房子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和故事。

上海交通大学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宗旨。一个多世纪以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20余万各类优秀人才,包括一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实业家、工程技术专家和医学专家,如江泽民、陆定一、丁关根、汪道涵、钱学森、吴文俊、张光斗、邹韬奋、黄炎培、邵力子、蔡锷、王安、陈敏章、陈竺等。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200余位交通大学校友。在国家“两弹一星”的23位功臣中,有6位交通大学校友。上海交通大学学子创造了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的诸多“第一”:中国最早的内燃机、最早的电机、最早的中文打字机等;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艘气垫船、第一艘水翼艇、第一代自主设计的战斗机、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例心脏二尖瓣分离术、第一例成功移植同种原位肝手术、第一例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手术……这一切都凝聚着交大师生和校友的心血智慧。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年轻的交大学子已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崭露头角。

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3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0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覆盖理、工、医、管、法、经、农、文等8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硕士点5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9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个,涵盖全部12个学科门类;9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点,1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7个上海市重点学科;2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国家实验室(筹),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3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863”国家技术网点开放实验室,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师资队伍建设一直处于学校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致力于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学校不仅有治学严谨、学术造诣很深的老教授,还有不少富于创新精神、站在学科前沿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出类拔萃、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上海交通大学现有3 130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816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9名,中组部“千人计划”39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9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8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4名,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6名。

2004-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国家级科技奖15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9项。1991-2008年累计申请专利6 218项,拥有“‘胜利二号’极浅海步行座底式钻井平台”、“中、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解剖分析系统”、“深潜救生艇”、“潜艇噪声振动控制设计及其应用”、“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系统关键技术与设备”、“阻燃镁合金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轿车车身制造质量控制”、“无缆水下机器人”、“A-I型短指症致病基因的研究”、“DNA大分子上的一种新的硫修饰”、“白血病、红细胞和血小板等血液系统相关疾病研究”等一批重大攻关科研成果。2008年14项成果获国家级奖项,其中第一完成单位10项,居全国高校第一。

作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科研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发展中一直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目前,学校科研已基本具备了全面冲击世界一流水平的基础和实力,拥有若干代表国家级水平的创新平台和创新基地,在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承接的国家重大项目逐年增加,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和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科研经费总量、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和发明专利均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学校的科研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需求,勇于承担学校在国家和上海市科技发展中应有使命,发挥学校科研优势与特色,为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做出应有贡献。

上海交通大学深厚的办学传统,奋发图强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国内外所瞩目。这所百年学府正乘风扬帆,朝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奋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