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节:时间是人类唯一的财富(1)

时间财富 作者:沈良


第一章:时间是人类唯一的财富

第一节:上帝不太想让人类理解时间

上帝不太想让人类理解时间

I don't know what I may seem to the world,but,as to myself,I seem to have been only like a boy playing on the sea shore,and diverting myself in now and then finding a smoother pebble or a prettier shell than ordinary,whilst the great ocean of truth lay all undiscovered before me.——Isaac Newton

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浩瀚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 ——艾萨克?牛顿

1666年夏末的一个傍晚,在英格兰林肯州乌尔斯索普,在苹果树下,上帝让一只苹果落了下来,打在正在埋头看书的23岁的牛顿的头上。于是,我们有了“万有引力理论”。其实牛顿爵士不只是物理学家,还是数学家、哲学家、天文学家、发明家、炼金术士和神学家。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发明了微积分,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

I don't pretend to understand the universe— it's much bigger than I am.——Albert Einstein

我并不假装理解宇宙——它比我大得多。——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Two things inspire me to awe: the starry heavens and the moral universe within. ——Albert Einstein

两件事情让我敬畏:布满星星的天空和隐藏在其中的人的精神世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The most powerful force in the universe is compound interest. ——Albert Einstein

宇宙中最强大的力就是复利。——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1905年,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1907年,爱因斯坦得到上帝的启发,提出了著名的公式E=MC2  。于是我们知道了质量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如果能够成功转换,一点点质量就能产生巨大的能量。太阳的燃烧和原子弹的爆炸,就是质能转换的典型。相对牛顿而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他对质量和能量、时间和空间的解释,更贴近了宇宙的本质。

1952年11月,以色列第1任总统魏斯曼死后,以色列政府邀请爱因斯坦担任第2任总统,被他拒绝。

我们头上的天,这个大宇宙存在着无限的奥秘,我们自己的内心,这个小宇宙也存在着无限的奥秘,只有一个人知道所有的奥秘,那就是上帝。

思想者总要先人一步,先人一步就能开创历史。牛顿和爱因斯坦是幸运的,他们是有天命的人,上帝允许他们揭示一点点奥秘。就这一点点奥秘,就让人类享用不尽,当然人类“享用”的,不只是科学带来的生产力进步和财富的增长,同时还有科学本身携带的巨大的破坏力。

人类诞生的数百万年来,上帝让我们对空间的理解趋于完善,对能量的理解越来越深刻,我们已经能够改造空间、利用能量,我们的生活被自己一手“创造”。可是,对时间的奥秘,上帝是吝啬的,可能他不愿意泄露太多时间的奥秘让人类知道,也可能是人类的形体、智慧和感觉的局限性总让时间被隔离,无法直接触摸、直接改造、直接利用。

这就是为什么对时间理解越深刻的人,越容易获取财富,越容易走向成功。因为上帝并没有给我们太多理解时间的能力,一旦少数了具备了一点点这方面的能力,并且加以发挥,那么他的效率必然远高于其他人,他所可能获得的成就也就会远高于其他人。

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物质财富是极其丰富的,因为以前的很多科学都研究空间和能量,并且在现代工业的推动下,我们把空间利用透了,把能量利用足了;不过同样是这个世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匮乏,那是因为很少有科学家研究时间,似乎研究时间只是哲学家和神学家的工作,而绝大部分人不理解哲学家和神学家的语言,也不会利用他们的研究成果为人类服务、为生活服务。

现在,绝大部分人对时间没有正确的概念,只有少部分人意识到时间是一个哲学概念,试图用哲学的方法去研究时间、利用时间。而我认为时间应是科学层面的,应该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我还认为时间是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改造和利用的,就像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去改造和利用空间、能量那般。

如果我们真正理解了时间,真正能够有效利用时间,那么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和财富效应将远大于对空间和能量的利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