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思想,影响我们2000多年,如今他的思想依然以时间和能量的形式存在,依然能够影响我们的思想、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每个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或多或少都和孔子有关联,实际上孔子并没有死,他的肉体已经消亡,但他的灵魂和思想却存活下来,并且其时间延续性和能量放大性不可估量。
身者,心之器
关于思想与身体的关系,有一种说法叫做“身者,心之器”,意思是说,人的身体只不过是思想的载体,是思想的工具而已。
身体是思想的机器,人的思想是上帝编的程序,人的肉体是上帝创造的工具,这个工具是用来承载和实践思想的。就像电脑的思想是人类编的程序,电脑的硬件是人类创造的机器,电脑硬件是用来完成软件运算的。上帝编的程序要比人类编的程序高深很多,上帝编的程序——人的思想具有很强的自我进化的主体意识,人类编的程序——电脑的思想则很难具备自我进化的主体意识。不过反过来,正因为人的思想具有很强的主体意识,所以不容易被控制,而电脑的思想不具备主体意识,所以容易被利用。
一个人的身体的存在,是为了实践他的思想。思想是主,身体是仆,仆服从于主。优秀的思想让身体从事优秀的行为;卑微的思想让身体从事卑微的行为;高尚的思想让身体从事高尚的行为;低劣的思想让身体从事低劣的行为;正义的思想让身体从事正义的行为;邪恶的思想让身体从事邪恶的行为;善良的思想让身体从事善良的行为;阴险的思想让身体从事阴险的行为。
对社会有害的人,我们可以通过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防止他们再干坏事,但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无奈之举,真正有效的方法应是改造他们的思想。思想优化了,身体便不会再做坏事。
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不但要让他充分支配自己的身体,还应该让他影响、统领甚至驾驭更多的人,如此就能让他的思想发挥更大的作用。
人类的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依然可以“天马行空”,突破一层又一层的障碍,成就越来越高的境界。而人类的身体局限性太大,即便人体是上帝创造的最精密的“仪器”,它还是太脆弱、太渺小了,它只能承载和达成人类的一小部分思想,另外的思想则需要借助外物实现或根本无法实现。
就是说对“心”来说,任何“器”都有局限性,无法完全达成“心”的所有需求,“身”可以成为“心”的“器”,其他的事物也可能成为“心”的“器”。上帝为人类创造了很多“器”,人类自己也改造了一些“器”。在人类的进一步发展中,“器”必然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心”发挥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
人与人沟通,需要时间和空间两个要素
人与人的沟通需要时间和空间两个要素,如果只有一个要素,沟通无法完成。如果只有空间,时间停滞,那么沟通自然无法完成;如果只有时间,没有空间,那么一方根本无法触达另一方,沟通也无法完成。
人与人沟通的时空中,需要能量作为介质,没有能量,沟通也无法完成。比如人与人交谈,靠的是声音的传播,而声波就是能量。
在沟通过程中,沟通双方都有能量释放。沟通双方有能量交换,才能达成沟通行为,才能完成沟通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