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伏击之战(7)

远征之魂 作者:崔俊峰


枪声一响,后面的日军肯定会提高警惕,继续冒险快速行进的可能性不大,必然先要派人前来侦察情况。但日军也没有第二条路可走,113团在在他们后面紧追不放,早晚还得沿着简易公路撤退,侦搜连不愁没仗打。隘口方向的日军虽无动静,但也不能放松监视,防止他们出动接应后撤的日军。齐连长早已向这两个方向派出了侦察兵,携带着便携式步话机,可随时随地报告日军的动向。

侦搜连固然占有地利,但兵力太少,如要应付日军的两面夹击还是很吃力的,最好是能各个击破。刚才进行伏击战时,隘口方向的日军为何见死不救,齐连长一直想不明白,因此增派了两个侦察兵去密切监视隘口,一定要搞清楚他们的真实意图。他担心日军会钻进山林,迂回到侦搜连的后面发动袭击,从背后捅侦搜连一刀。他随即把连部的人员组织起来,又从一排和二排抽调了五六个人,组成预备队,准备随时应付日军的突然袭击。

大约过了二十分钟,负责监视简易公路的侦察兵用步话机传回消息,发现一辆日军卡车正高速朝侦搜连方向驶来,车厢上罩着帆布,看不到里面有多少日军。齐连长命令他们继续观察,然后指示位于一线阵地的三排,全力拦阻日军卡车,绝不能让卡车冲过侦搜连阻击阵地。这也许是日军故意派出的侦察部队,想要试探侦搜连的虚实,但不论其目的何在,都不能让他们和隘口的日军取得联系,坚决消灭掉。

日军卡车开到距侦搜连阵地约五百米远的地方时,突然停了下来,也没熄火,不知想干什么。不久,从车厢上跳下数名日军,端着步枪沿路向前搜索,逐渐接近被全部歼灭的同伴。一具具尸体横躺竖倒在简易公路上,身上布满单孔,血腥味异常浓烈刺鼻,看不到有任何活口。数名日军紧靠着简易公路的内侧前进,时不时朝山上张望,估计是想找到侦搜连的位置。

不用这几名日军费心寻找,齐连长很快就下令三排消灭这几名日军,但不需使用机枪,只可用一个班的步枪火力来射击,目的是不想过早地暴露火力配置。两三支M1半自动步枪交替射击时,便有效可压制一挺日军的轻机枪,更何况是八九支半自动步枪一齐射了,其火力完全可以对付日军一个小队的进攻。

清脆的弹夹飞跳声再度响起,三支M1半自动步枪为一组,轮番射击那几名日军,当场射杀两人,其余几人见势不妙,转身就朝卡车跑去。但没跑出多远,就被M1半自动步枪挨个点名,一一击毙在简易公路上。看到那数名日军全部身亡,远处的日军卡车开始倒车调头,准备撤退了。皮火生一直在瞄准卡车的驾驶室,可惜距离太远,无法精确狙杀驾驶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卡车调头开走。

按照常规的侦察战术,派遣机动车辆侦察敌情,应该是配有中小口径火炮或重机枪的装甲车,绝少有派遣毫无防护能力的运输卡车前往侦察的,其机动能力完全不如装甲车,更没有任何重武器可反击,一旦被发现,只能让人当活靶子打。或许日军根本就没有装甲车可派,只好派仅有的卡车来执行机动侦察的任务,由此可见日军的整体装备水平正在不断削弱,估计不久连卡车也没得用了。

日军卡车很快就驶出皮火生的视线外,留下一路扬尘……

附录一中国远征军入湎作战史实

抗战爆发后,由于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急需大量物资和外援,遂于1938年初修筑滇缅公路。来自滇西28个县的20万民众在抗日救国信念鼓舞下,自带口粮和工具,风餐露宿,劈石凿岩,历时10个月,在高山峡谷激流险滩上,沿滇西,缅北990公里的山野,用双手和血汗修筑了滇缅公路。其间因爆破,坠岩,坠江,土石重压,恶性痢疾而死去的民众不计其数。1938年底通车,从此,滇缅公路成为中国抗战的输血管。抗战开始后,日本图谋以武力强迫中断“第三国”的援华活动。1939年冬,日占我南宁,断我通越南海防的国际交通线。

1940年春,日本对滇越铁路狂轰滥炸;6月迫使法国接受停止中越运货的要求。尽管如此,日寇并不罢休,9月,日本侵入越南,并与泰国订友好条约,滇越线全面中断。滇缅公路成了唯一的一条援华通道。

缅甸是东南亚半岛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家。西屏英属印度,北部和东北部与中国西藏和云南接壤。滇缅公路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通线,日军据此还可以威胁中国西南大后方。缅甸对于盟国中的中英双方来说都有重要战略意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短时间内席卷东南亚,随即矛头直指缅甸。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