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留学史丛书》总序02

中国人留学日本史 作者:(日)实藤惠秀


  

这是谁的过失?”[1]这样一种比较视野的纳入,当然很有参考价值,但中、日近代留学史的成绩或许还有待“百年之后论高下”。毕竟,一时之权力得否,不能作为终极评价的客观标准。我们承认这样的事实, “当山县有朋创建帝国‘皇军’的时候,伊藤博文负责制定宪法,他的幕僚班子和山县有朋一样挤满了归国的留德学生和德国顾问”[2],可问题是,这样的一个留德群体,最后将日本带向了何方呢?

要知道,“世界上没有任何文化能够不随时吸收外国因素而可维系不坠”,诚哉斯言!可具体言之,对外来资源究竟是“全盘照搬”还是“批判接受”,这是事关根本的大问题。中国文化之所以博大浩瀚,并成为世界史上唯一一个作为古国而未曾中断的伟大文明,就在于其兼收并蓄、博大能容。诚如蒋梦麟所言,“事实上正因为她有伟大的吸收能力,中国才能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历经沧桑而屹立不坠”[3]。可这样一种吸收能力是如何表现的?它究竟有无特定的规律可循?对当下的中国发展进程来说又有怎样的资鉴意义?若要探讨这样一些本质问题,留学史无疑提供了最佳对象。

自舒新城1928年出版《近代中国留学史》以来,中国的留学史研究可谓勃然而兴;尤其是1980年代以来,国内对留学史的研究显然更上台阶,不仅论文数量众多,而且出现了较有分量和深度的著作。对此领域作出贡献的学者来自各个学科,不仅基本的史实得到梳理,而且也开辟出很多具体而深入的论题;但此种研究,往往更多关注留学生归国之后的影响与贡献。这无疑是正确的,但留学生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其留学背景,舍却对其留学经验的深入考察,则异质文化碰撞的具体镜像无从呈现。而留学生在现代中国的角色呈现又是如何与其留学背景(兼及学术与整体)产生深层的思想关联,更是值得具体探讨、很可能生发出思想史研究新义的最佳命题之一。

可喜的是,外国学术语境里对中国留学史的兴趣与贡献也同样令人刮目相看,不但实藤惠秀写出了那部被费正清誉为“资料及例证极为丰富之作”兼“广泛而先驱性的拓荒工作”的《中国人留学日本史》[4],而且德、法、美等国学人在相关领域也各有贡献,诸如韩尼胥的《1860—1945年中国留德学生的历史和影响》、Stacey Bieler的《“爱国者”或“叛徒”——中国留美学生史》[5]、森时彦的《留法勤工俭学小史》等[6],当然其中也不乏华裔学者或留学生的身影,如汪一驹的《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7]、王枫初的《移民与政治:中国勤工俭学生在法国1919—1925》[8]、 Ye Weili的《以中国的名义寻求现代性:1900—1927年的中国留美学生》[9],孟虹的《中国人留学德国教育(1861—2001)》等都是[10]。作为一种明显的跨文化群体的研究,在日、法、德、美等不同的学术语境里,虽然都关注的是中国人留学史,却显然更注重留学国文化的重要性,这方面是很可与国内学者的视角成“相辅相成”关系的。

既然如此,我们仍不禁要追问,在这样一种整体性的学术史反思视域中,推出一套“留学史丛书”,其意义究竟何在呢?一方面,我们当然是要引进世界学术范围内的他山之石;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能“推陈出新”,为汉语学界进一步推动留学史研究助一臂之力。具体言之,希望通过这套丛书的尝试,能够兼顾以下几个视角:

一是中国与世界。我们不仅要探索以自身为主体的历史,同样也要关注作为世界文明整体的助推器的世界留学史研究。当中国正在经济、政治诸方面崛起于世界,世界也在以一种超常的眼光期待中国之时,



[1]  潘光旦:《读书问题》,第19—20页。

[2]  有论者进一步认为:“事实上作为现代化的后起者,德意志帝国只是个发育尚未完全的‘现代’社会,而日本‘向西方学习’,最终落实到以德国为榜样,这不可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失误。”参见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载《新华文摘》2000年第8期,北京,第76—77页。

[3] 《敌机轰炸中谈中国文化》,载明立志等编:《蒋梦麟学术文化随笔》,第336页,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

[4]  见本书《译序》,第2页。

[5]  Bieler, Stacey: “Patriots” or “Traitors”—A History of AmericanEducated Chinese Students. Armonk, Neu York & London: M.E.Sharpe, 2004.

[6]  [日]森时彦:《留法勤工俭学小史》,史会来等译,开封: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7]  Wang, Y.C.: Chinese Intellectual and the West, 1872-1949.

[8]  Wang, Nora: Emigration et politique: les étudiantsouvriers chinois en France 1919-1925.Paris : Les Indes savantes, 2002.

[9]  Ye Weili: Seeking Modernity in China’s Name. Chinese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1900-1927(以中国的名义寻求现代性:1900—1927年的中国留美学生).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10]  Meng Hong: Das Auslandsstudium von Chinesen in Deutschland (1861-2001)—Ein Beispiel internationaler Studentenmobilit?t im Rahmen der chinesischen Modernisierung. Frankfurt am Main, Berlin, Bern, Bruxelles, New York, Oxford & Wien: Peter Lang Europischer Verlag der Wissenschaften, 2005.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