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与中国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那是一段令人痛苦的回忆。1935年,牛津大学的汉学教授苏威廉逝世,校方经过磋商后决定用庚子赔款支付薪酬,向著名学者陈寅恪发出邀请。但由于种种原因,陈寅恪未能到牛津大学任教。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中国人以崭新的面貌活跃于世界的每个角落。钱钟书、赵廷存等相继来这里求学。
1.国学第一才子钱钟书
钱钟书,1910年11月21日出生于江苏无锡,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研究家。关于他名字的由来有一个故事:中国民间有一个风俗,在小孩周岁那天摆满吃的、喝的、用的物品,让孩子去抓,人们认为孩子抓到的东西将预示着他的人生。钱钟书当时抓了一本书,父母因而为其取名钱钟书。他10岁入东林小学,14岁在苏州桃坞中学接受中学教育。他成绩平平,对数理十分厌恶,然而在一次全校国文、英文作文竞赛中居然拿到了第七名。19岁时,他报考清华大学,数学只考了15分,但因为他英文成绩优异,被清华大学外文系破格录取。1933年,钱钟书在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随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和作家杨绛结婚,同年赴英国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英文系留学,1937年牛津大学毕业,获得副博士学位。
如今提到钱钟书,人们对他的作品朗朗上口:婚姻像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他博学多才,精通多种语言,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其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41年寄居上海写的短篇小说集《人·兽·鬼》以及著名的长篇小说《围城》。在《围城》一书中,他用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加上洒脱幽默的文笔,把市井百态、人生的酸甜苦辣发挥得淋漓尽致。
钱钟书为人正直、漠视钱财、淡泊名利,在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方面有着卓越成就,有一位外国记者曾说他来中国有两个愿望,其中之一就是拜望钱钟书先生,但他闭门谢客。钱钟书在学术方面的成就,对于我们在新世纪建设新文化具有启示意义。他饱读中国的史书、文学经典,同时广泛阅读西方的新旧文学、心理学等著作。他以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我们不仅要有选择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也要科学地借鉴外来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新时代的人才。
2.黄河之畔的璀璨明珠赵廷存
赵廷存于1964年6月出生在浚县善堂镇迎阳铺村,是美国干细胞治疗心脏病学科带头人,世界著名的心脏病学专家,国家科研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
童年的赵廷存家境贫寒,7岁时父亲病逝,母亲因患严重的心脏病卧床不起。因为家里贫穷,父亲去世时家里为一个简陋的棺材向邻里亲友苦苦哀求却没有任何人愿意借钱,这给当时年幼的他留下了深深的创伤,从此他变得成熟并发奋图强,在心中他坚信困难再大都只能靠自己,想干的事再难也能干成。父亲去世后,两个姐姐挑起了家里的重担。为减轻家里的负担,童年的赵廷存一边读书另一边还要帮家里做家务,他常常在煤油灯下学习到深夜。由于刻苦勤奋、孜孜不倦,他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1992年,赵廷存在北京医科大学毕业,随后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并在牛津大学做博士后工作。1991年,赵廷存创立了等容收缩心脏模型,是我国在这一领域取得成绩的第一人。1992年,他提出并论证了Na/H交换在心脏保护的机制,在国际上率先为临床心脏缺血病治疗开辟了新的渠道。同年5月,赵廷存因为在医学领域的突出成绩获国际心脏学会优秀青年专家奖,并成了国际心脏协会的成员。1996年,他获得英国皇家学会突出贡献奖。近年来,赵廷存在世界权威杂志《自然》、《循环》、《循环研究》及国内重点学术期刊《中国病理生理学杂志》、《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等核心刊物发表创新性论文、成果40余篇。
赵廷存那个时代的人经历着我们这一代人未曾经历过的苦难,有着惊人的毅力和决心,所以当赵廷存在遇到坎坷之后仍然能昂首前进,不屈不挠,在自己的领域取得卓越成绩。我们深信,赵廷存教授在以后的科研路上,一定能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