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同样优秀的年轻人,来到一家知名公司应聘,他们都想向一流推销员挺进。然而,公司里应聘的人太多了,“长龙”一直排到门外面,两位年轻人在人群中耐心地等着。两个小时似乎特别漫长,两个小伙子一位空着急,而另一位正在观察人们的行动,他发现由于面试需要填表,然而很多人都没带笔,因此他就从附近购来一种廉价实用的笔来到大厅,稍提高了点价格。人们急于用笔,一会儿便把年轻人的笔抢购一空。不知不觉已近中午了,很多人纷纷败给了时间,垂头丧气地走了。不放弃的人们固守阵地,而此时,很多人都饿了,那位卖笔的青年在此时瞅准了商机,因此又弄来一车便当,结果可想而知了。这一切都被公司老板看在眼里。在另一位年轻人还在坐等机遇的时候,这位年轻人已经被公司破格录取了。
这位年轻人利用排队等候的时间来赚钱,说明他有经商头脑。他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善于用脑子为自己创造机遇。我们不能只羡慕别人的成绩,而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我没有想到?”
机遇像不偏不倚的天平,在机遇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机遇藏在苹果里,藏在水蒸气里,然而它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等着机遇来敲你的门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善于抓住机遇。机遇不一定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通常小小的机遇中也大有世界,这便是正视机遇的重要性。不要因为其微不足道而不屑一顾,它也许会影响你的成功。没有所处时代所赐予的良机,就不会有成功者的人生辉煌和事业成就。然而,面对同样的环境,面对环境所给予的同样机遇,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幸运儿。在得到命运垂青之前,成功者都经过了长期艰苦的准备。他们之所以能够获得命运更多的青睐,就是因为他们较之常人进行了更为漫长和充分的准备。他们就像一颗颗种子,在黑暗的泥土中蓄积营养和能量,一旦听到春风的呼唤,他们就会破土而出,生长成挺拔俊秀的栋梁之才。确实,机遇是一种稀少的机会和财富,要想得到它,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和成本,必须具备相应的足以胜任的资格,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长期艰苦的准备。如果机遇可以让每个人轻而易举地得到,那么这种机遇便显得没有多大价值了。同样,人人都知道机遇的时候,机遇也正在迅速消逝。
人们常说:“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回顾自己走过的历程,每个人都能清晰地感受到:一个人要想取得某种成功,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需要有良好的素质作为依托,也就是说,机遇选择素质。对于过去的事情,我们谁也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能力,不断磨炼自己,把握属于自己的下一次发展机遇。
在科学史上,善于辨识和把握机遇人往往能获得成功,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英国科学家弗莱明花了几年时间专心研究对付葡萄球菌的办法却一无所获,后来,因为偶然看到一只培养葡萄球菌的碟子生了霉,长出了青绿色的霉斑,他进一步观察研究发现了青霉素。享有“发明大王”之称的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研究做灯丝的材料时,试验了上千种材料都遭遇失败,最后偶然试用钨而获得成功。有的人把科学家的发现、发明的原因归因为是一种偶然事件,这一说法是荒谬的。试想,假如费莱明不是一个细菌学专家,或者对葡萄球菌没有经历数年的研究,或者粗心大意,把发了霉的培养液随手倒掉了,那他还能成为青霉素的发现者吗?试想,如果爱迪生不是通过无数次试验,证明上千种材料不能做灯丝,并一直倾心于此项研究,又怎能发现适合做灯丝的钨呢?
历史上的姜子牙,在盘溪垂钓了数十载,最后终于等来了文王,并且为文王所用,成为一代名臣。诸葛亮卧隆中数十载,才等来刘备“三顾茅庐”,进而辅佐刘备三分天下。试想,姜太公成就的取得难道仅仅是因为与文王的偶遇?孔明的出山难道只是因为刘备偶然听到传闻而三顾茅庐?非也,其实他们在机遇到来之前早已胸中韬略万千,他们的头脑早已作好把握机遇的准备。
总之,每个人都有发光的时候,都有成功的机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总是在那里坐等机遇,这样机遇对他们来说只会像满天星斗,可望而不可即,即使机遇真的来到身边,他也发现不了,更不用说去捕捉和利用了。所以,只有时刻做好准备,才能够善于把握机遇。因为机会只偏爱那些有准备头脑的人,能否抓住机遇、把握机遇、利用机遇,最为关键的在于人们多方面的准备。准备好你的头脑,成功终会属于你,只要有准备,人人都会有成功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