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国海上霸主地位的建立

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世界篇 作者:肖刚


  

1775年4月,伴随莱克星顿的一声枪响,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由此揭开了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的序幕。战争一开始,虽然华盛顿多次强调战争的关键在于海上力量,但当时美国的海军实力根本不可能对英国的海上霸权构成任何威胁。

1783年,美国宣告独立,但在海权方面,美国仍然处于“日不落帝国”的强力封锁中。直到美国南北战争以后,奴隶制度被废除,资本主义获得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从此,美国的经济力量迅速增长。同时,美国著名的军事理论家马汉提出了著名的“海权论”,这为美国争夺海权建立了坚实的战略思想。

马汉认为,海权关系到国家的兴亡,是国家崛起和强大的先决因素。海权论得到了素有美国“海军之父”之称的当权派西奥多·罗斯福的认可。由此,美国当权者竭力发展壮大美国海军实力,以夺取海洋霸权。

为了避免与英国的直接交锋,美国承认了英国的海权利益,并避开了大西洋而选择了在太平洋海域拓展海权。而在美国历史上,海权的发展总是与其外交息息相关。外交为其全球海权之梦夯实了基础,同时,不断强大的海权又为美国的外交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早在1844年7月,美国就从鸦片战争中谋取了海权利益。当时,中国战败被迫与美国签订《望厦条约》。美国以此侵犯了中国领海权,获得了在通商和外交方面的特殊利益。随后的1854年,美国又强迫日本签订《日美亲善条约》,从中谋取了在通商口岸方面的特权。1867年,美国从俄国手中购买了阿拉斯加,同年又兼并了中途岛。19世纪80年代,美国先后与朝鲜、夏威夷、德国签订条约,获得了大量的海权。整个19世纪后半期,美国在太平洋获取了大量的海外领地,为美国商船队和海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美国来说,缺少的只是一个恰当的时机。于是,1898年的美西战争成为美国海权之路的转折点。此前,美国海权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其重心仍然在西部的拓殖,因此海权发展缓慢。而美西战争后,美国的海军实力大为增长,逐步发展为海权大国。1898年2月15日晚,在西班牙的殖民地古巴的哈瓦那港,美国的“缅因号”军舰突然爆炸,致使美国海军死伤惨重。美国以此为借口,将矛头指向西班牙,并派遣海军封锁了古巴港口,掠夺了西班牙的大量商船。最终,两国交战。而这次战争使得美国海军夺取了西班牙在海上的战略要地,并取得了对外扩张的初步胜利,这极大地刺激了美国夺取海权的欲望。美西战争之后,美国相继在夏威夷、帕果帕果、菲律宾等地建立起大量的殖民地和海军基地。

此后,美国更加重视对海军力量的建设。一战结束时,美国的海军已经增至50万人,仅次于英国。而此时,经过一战的海军强国英国和德国的实力已经大为削弱,包括意大利、日本和法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将视线转移到海权的争夺上,新一轮的海权争霸战正在悄然酝酿中。为了夺取海权并遏制别国海军的发展,美国建议召开会议以讨论海军军备问题。于是,1922年,美、英、日、法、意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并签署了《五国海军条约》,确定了各国战列舰与航母数量的发展比例,由此,美国海上强国的地位得以确立。海军、商船队、殖民地和海军基地构成了美国的海权体系,而这一体系几乎覆盖了整个太平洋海域。

然而,美国的海洋霸权梦仍在继续。直到二战爆发时,美国还试图通过相同的手段谋取海权利益。二战后,英国的全球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其海洋霸权也不复存在。而美国却凭借外交手段不断拓展海权,并将其海权辐射到全球海域。此外,美国海上力量伴随核时代的到来有了长足的发展,核动力已经应用于美国航母,而且美国海军的数量也大幅度增长。美苏冷战中,强大的海军力量就曾让美国一度占据优势。苏联解体后,美国甚至在海洋上一枝独秀。美国建立了大量的海外基地群,其舰队分布在全球各个重要的水域。由此,美国确立了海上霸权的地位。

美国借助外交手段掌握了海权,同时,强大的海权也保障了其外交政策的实施。比如,日俄战争后,俄国将旅顺口、大连湾及其附近领水的租借权转让与日本,这无疑对主张“门户开放”的美国构成了威胁。1908年10月,罗斯福总统派遣“大白舰队”抵达日本横滨以彰显美国海军实力,向日本示威。实际上,一旦美国发生外交危机,第一反应往往是派遣航母进行威慑。可见,海权有力地支持着美国的外交。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