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逝者如斯:一条河的灿烂与落寞(3)

一路钟情:走出来的人生美景 作者:聂作平


关于此事,宋代王象之的《舆地纪胜》有明确记载:“梅泽,本夷人,晋太康元年因猎,见石上有泉,饮之而咸,遂凿石三百尺,盐泉涌出,煎之成盐,居人赖焉。”梅泽死后,后人因他发现盐泉有功,立庙纪念,再后来先后被追封为通利侯、金川王。但近年来的史料研究表明,梅泽并非是最早在富顺境内采盐的人,在比他还要早200多年的东汉章帝时期,富顺就开凿出了著名的富世井--后来富顺设县时,也是以井为名。史书称此井“月出盐三千六百六十石”,“剑南盐井,唯此最大”,它从东汉时期凿成产卤,一直到明朝正德年间才停废,其间历时达1400年之久,堪称世界第一。

在今天的自贡和富顺,到处都可以见到高大的天车。所谓天车,被人们称为东方埃菲尔铁塔,是由成百上千根质轻耐腐的杉木捆扎而成,主要用于提取卤水,也用于淘井和修井。每一口盐井都有一架天车,昔日的自贡盐场,天车林立,蔚为壮观。彼时,中国最高的建筑是上海国际饭店,但当孙明经来到自贡,他看到的盐场天车,竟然比国际饭店还高。孙明经为天车所吸引,拍摄了一幅题为《布满井架天车的小城》的照片,这幅照片如今已入选“20世纪华人摄影经典作品”。

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现代化的采卤和制盐取代了沿袭1000多年的古老技术,这些天车从此渐渐残败倒塌。但即使是几十年后的今天,自贡土地上竟然还存留着数以千计的天车,它们以直指蓝天的伟岸在默默地为一个逝去的黄金时代作证。天车之下,意味着有一口曾喷涌过卤水或天然气的井。这些井的直径只有碗口大,却深入地下几十米、几百米,甚至上千米。这种井有一个通称,叫卓筒井。那是北宋庆历年间,四川盐工在总结李冰的大口盐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问世的。随着世界上最先使用钻头、竹制套管和安装有单向阀门装置的汲卤筒的卓筒井的出现,盐井越来越深,卤水越来越丰富,井盐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因此,卓筒井钻井技术也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随着凿井技术的日益进步,自贡地区的盐井越钻越深。道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835年,自贡的燊海井凿穿了厚厚的岩层,井底咸度极高的黑色卤水刹那间喷涌而出,令在场的人激动万分。然而,这些朴实的东方工匠不知道,他们用3年时间打造的这口井的深度,如果按西方的长度单位换算的话,已深达1001.42米,一跃成为人类第一口超过千米的深井。

富顺原本是个边远落后的多民族杂居之地,因为有了盐,这里的一切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到北周年间,朝廷以当地最有名的富世盐井之名,设富世县;后来因避李世民之讳,改富义县;又因避赵光义之讳,改富顺县,并沿袭至今。一开始,富顺县治就设在梅泽发现盐泉之地--可以想象,经过自梅泽到北周的三四百年的发展,这里已经从野兽出没的荒郊野岭变成因盐而兴的人烟稠密之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