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了解秦统一天下历史原因

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中国篇 作者:俞兆群


  

春秋战国时期在历史上是一个极度混乱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最后的奴隶制时期。在这个时代涌现出了大量的派别学说,也出现了众多优秀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也是在这个时候,封建社会的体制和思想出现萌芽,并且不断发展,各个国家实行一些重要的改革,以求走上富强之路。在秦始皇嬴政的统治和带领下,中国走上了封建社会的道路。秦统一了六国,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专制制度的国家。封建制度的出现直接导致了春秋战国的结束,新的王朝兴起,随后,经过秦汉时期,封建专制制度逐渐完善,成为中国古代历史的主流政体。

春秋战国后期,秦国的势力日益强大,最终在秦始皇的领导之下消灭六国,完成统一,开辟了一个新的王朝,而这个重大的历史性王朝更替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以下是当时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的大背景和秦国能够一统天下的原因:

第一,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秦国统一六国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分裂时间最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前后长达五百多年。而在这五百多年期间,各个诸侯国之间长期割据,发展自己的实力,尤其是东周后期,王室极其衰败和腐朽,各个小诸侯国之间出现合并,大的诸侯国通过战争和其他的手段不断积蓄自己的力量,几个比较大的诸侯国逐渐强大,实力相当,互相抗衡,这样长时间的争霸让百姓苦不堪言。当时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曾经这样描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可见,当时老百姓的生活是多么的不易,大多数人都热切盼望着国家的统一,只有国家统一了,百姓才能脱离战火的苦海。

第二,六国改革措施不当,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当时,各个国家为了占据霸主地位,都对本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当时百家争鸣,各个国家推崇的学说思想和政治思想也都不相同,矛盾依旧存在,这样致使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也就造成了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各个国家都忙于改革和挽救自己,所以给予秦国一个统一和完善的机会。

第三,商鞅变法之后,秦朝具备在各个方面一统天下的实力。其实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在战国七雄中的力量是最薄弱的,然而秦国的迅速崛起主要就是因为商鞅变法。商鞅是百家争鸣中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推崇的也是法治思想,他果断地排除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礼仪之道,把主要的精力和改革的重点放在了经济、农业生产和战事上。商鞅看清了国力强盛的主要体现就是经济和军事。在经济上,商鞅改变了原来的奴隶制度的生产关系,尤其是在土地方面,为了调动人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加大生产促进发展,商鞅确立了奴隶主土地私有制,这样一来,奴隶主可以自由买卖土地,而且商鞅还命令众人开垦荒地,扩大生产,从此大量的自耕农出现了;在政治上,严厉地打击了旧制度的血缘宗法性质,进一步加强了国家政治机构,健全了政治制度,也形成了封建社会制度机构的雏形;在军事上,大力奖励立下军功的人,鼓励练兵,最终强化了军队的作战能力和整体的军事素质。商鞅变法使秦国废除了一些旧的制度,建立了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制度,使秦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秦国国力逐渐强大,并且通过练兵,秦国的军队也成了战国七雄中最勇猛的军队之一,因此商鞅变法为秦朝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强大的基础,这些都是战国七雄中其他六国所不具备的条件。

第四,秦国君主的开明。秦国统一六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秦国拥有开明的君主。从秦孝公到秦始皇,他们都十分关注治理国家,而且作为统治者他们也确实拥有较强的能力和雄心大志,并且还能够招贤纳士,使得其他六国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有志之士纷纷投靠秦国。自秦穆公以来,秦国的许多政客都是来自六国,在秦国施展他们的抱负,作出了一些突出的贡献。而当时六国却不像秦国这样广纳贤才,这些国家的重要官员大都来自本国宗族,比如,当时齐国著名的田忌、田婴等,还有赵国的平原君等,而只有秦国,不在乎国籍,公开招才纳士,网罗天下有才之士,为己所用,其中,商鞅、张仪以及范雎来自魏国,楼缓来自赵国,蔡泽来自燕国,吕不韦来自韩国,而著名的秦朝丞相李斯是楚国人,这些人都为秦国的统一和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这些人在自己的国家里却没有受到器重,所以他们才来到秦国,尤其是商鞅,他曾向魏王提出要实行法家的改革政策,但是却没有得到魏王的重用。张仪进入秦国之时也曾是魏国的外交家和谋略家,在魏国,张仪并没有受到魏王的器重,因此才投靠秦国,后来在秦国展现了其出色的外交和谋略才华。他曾提出以连横破合纵的政策,充分利用六国内部的各种矛盾来各个击破,为秦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这足以证明作为统治者应该广招贤才,不应以国境和身份来看人,其实这也是秦国能够强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