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觉醒》42

觉醒 作者:(美)玫利塔·黛宁


觉醒法则:

在第三章里我们曾提及了某些极少数的人,他们能用特别的方式,即通过触觉来识别颜色和味道。(事实上,味道总是通过接触才能识别:一般来说,这要借助于嘴或喉咙表面高度敏感的皮肤来实现。在这些离奇的案例中,可以通过把沾有湿盐或冰糖的手指放在一起来识别,如上例所示,这是利用手指间灵敏的皮肤表面。)

这些非正统的官能并没有什么地方过于神奇:因为正如头和脸的外部区域几乎总是准备好以其五官的功能来接收概念,手也类似地以更加冒险的模式实现与外界的有力联系:感知、辨别、审核。我们也不能假设发生在生理身体上的这种联系会受到限制,因为生理的推动力起源于心灵。

事实上,有一种真正的潜能是通过使用触感而发展的:触及物质客体来了解与其相联系的环境,或者通过触及物质客体把之前与该物质客体接触过的人们的有关细节带入意识层,这些都借助于心灵测量术。

我们通常关注由人们的情感——本能天性自然地传达而不是蓄意地传递给这些客体的印象。了解这一点很有用。为了更清楚地理解到底真实地发生了什么,我们引用《塔弗纳博士的秘密》中的一段话。作者迪翁·弗钦在书中介绍了一些超自然的技术,利用这些技术可以人为地通过潜能印痕来激发物体。

在关于“香味罂粟”的历史上,我们曾有过关于月长石的争论。这种石头或其他类似物,以及一些包含着某种药物的种子,曾被推广到几个人的家里,他们对这些东西没有相关方面的知识。然后,这些人开始夺取他们自己的生命,却没有任何明显的主观动机。塔弗纳发现了这种石头,而且告诉他的朋友们他对这块石头的印象:他是如何有了自杀的冲动。根据当时那个年代中神秘的传统,他所说的还远不够具体。

“月长石转变成了一种基调,这种基调就是自杀。”塔弗纳说,“某个人……曾赋予了月长石那样的印记(我不能说出是如何赋予的),以至于之后所有接近或接触它的人会产生同样的感觉,这就像一个抑郁的人不用说一个单词也会传染给他人抑郁。”

关于心灵感的存在有多种不同模式的争辩,这主要可追溯到炼金术士的传授和特别提及的结晶石,争论的要点都以普通的术语表达如下:

“然后”波利森说,“你认为有人在月长石的灵魂上印下了一个理念,所以其他任何敏感的人都会受到它的影响,并且增强这种起源的力量……最后达到能将一个正常人麻醉于非正常的感觉之中……”

“正是!”

塔弗纳(同时还有迪翁·弗钦的参与)关于这件事情的叙述中,被掩饰的部分就是身心世界构成的联系。波利森认为所谓的月长石的“精神”是它存在的身心层面。身心存在,包括任何一种生命或无生命个体的身心层面,都极易受印象的影响。对于这里讨论的情况,必定存在一种强有力的力量,无疑也包括一些强大的视觉表象,而且这种力量通过某种神秘的途径能够进入到石头的身心实质之中。

这种现象发生在任何物体的身心层面上,这种影响能够在已知或未知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一些特殊情况下,客体物主的气场能量不可避免地要与客体的身心层面产生影响,当某种强烈而长久持续的情感呈现时,将对物体产生同比例的影响。即使是在普通氛围情况下,比如发生了一场战争或一次剧变,这些变动带来的影响也能被客体的身心层面所记录下来。

然而,一个客体所传授的总影响也许会是巨大的。

让我们来看看另一种宝石,这种宝石不像月长石那样被人类用精神交流的方式来蓄意留下印记,而是作为一件珠宝在流传着,也许已经经过了许多持有者之手,不仅在一些关键场合,还在许许多多的平常场合都被佩戴过。

在一些情形下,你可以以宏观的眼光来看待全局。或者你也可以把石头本身的组成看做焦点,而把其他的抛诸脑后(比如宝石是起源于没有生命呈现的火山还是流星的烈火之中,它慢慢冷却所需的时间和它在地球外壳中所承受的压力),但是这需要很尖端的心灵测量术方面的知识。或者你可以在宝石市场中得到一些戏剧性或吸引人的信息,如宝石鉴定家关于宝石的形成、结构和它的切割、镶嵌技巧等方面的评价。

你可能接收到的关于宝石存在的另一方面,是关于某种特殊宝石其自身影响的全部汇总。宝石的很多特征是因为受木星、金星、太阳或者其他星球的影响的时间长短而来,在很大程度上,钻石、红宝石、锆石、猫眼石和其余的宝石的颜色、光彩、起始属性等也受其影响。

一般来说,在你对任意的一种客体进行心灵测量时,与之联系的较近的感觉印记较之于更早的印记来说,你更易于接受前者,然而这也有例外。

一个早期的强烈的感觉印记,将优先于一个近期的较弱的感觉印记而被识别。除此之外,早期的感觉印记能够因为得到重复而被加强。最后两项考虑是在有时被描述为“给人强烈感受”的客体中发挥作用。例如,好多年前,一系列的人在一把特定的扶手椅上睡着后做了同样的梦,却没有人梦见过在这把扶手椅上睡着过一系列的人。也就是说,早期的事件,不管它是什么,都将优先被识别。除了事情的起始力量之外,由于有了更多的人对其设想与展望,于是增加了事件向前发展的推动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