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节 十月,俄国,阿芙乐尔的炮声(2)

红色觉醒:从鸦片战争到南湖红船 作者:陈杰


在1898年,美国借古巴爆发独立战争的机会,炮制了缅因号事件,向日薄西山的老牌殖民帝国西班牙宣战。日渐式微的西班牙根本抵抗不住美国的进攻。美西战争以后,美国顺利从西班牙手里夺取了菲律宾和古巴。西班牙丢失了最后两块殖民地,从此一蹶不振。美国继而在1898年吞并夏威夷,把手伸向了远东和西太平洋地区。

时任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笃行“在外交场合说话要和气,但身边要带根大棒”。在“大棒政策”的指引下,美国四处出击,以巴拿马运河的修筑为契机,把势力扩展到中南美洲,极力推行“门罗主义”;在中国提出“门户开放”,要求在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分一杯羹;又进入非洲,用“金元”为武器,将利比里亚控制在手中。

相比美国,德国的扩张更为嚣张,也令英、法等国更觉得难以忍受。普法战争结束以后,法国失去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区,实力大为削弱。德国在欧洲大陆崛起,引起了一直奉行“欧陆均衡政策”的英国的不安。何况自威廉二世上台以后,德国开始不断挑战英国。首先就是扩充海军,掀起海军军备竞赛,令当时的世界第一海军强国英国倍感压力。同时,德国为防止法国“报复”,极力削弱法国,在非洲摩洛哥等地与法国直接冲突。德国还拉拢了正和俄国在巴尔干一带摩擦频频的奥匈帝国,缔结军事同盟,共同对抗法、俄。

1882年,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1894年,法国和俄国为对抗三国同盟也订立了同盟协约。1907年,英国加入法、俄协约,两大帝国主义阵营在欧洲正式形成。

1914年,随着萨拉热窝的一萨拉热窝事件声枪声,两大帝国主义阵营开始了一场长达四年的大战。这场大战使世界上30多个国家卷了进来,造成了上千万人的死伤和上千亿美元的损失。欧洲大陆作为主战场,在战后满目疮痍,工农业水平大幅度倒退。霍亨索伦王朝统治的德意志帝国,罗曼诺夫王朝统治的俄罗斯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奥匈帝国宣告覆灭。战火中,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二、点燃革命的火星 列宁主义与布尔什维克的诞生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这个论断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做出的。

俄国并不是一个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相反,20世纪初期的俄国,经济生产力仍然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农奴制虽然在1861年改革中被废除,但农奴制的残余仍随处可见。由于地主仍然占据着农村的大片良田,农民的土地被分割得支离破碎,且大多是一些烂地,农民为维持生计,不得不租种地主土地,农村的地主土地所有制仍然没有任何改变。1906年,俄国首相斯托雷平尝试对农村进行进一步改革,缓解矛盾,决定允许农民退出村社并获得村社土地作为私产,而政府可以贷款给部分富农帮助其建立农场。这一改革加剧了农村的贫富差距,大批贫农在退出村社以后,被迫把土地抛售给地主贵族和富农,走上流离失所的道路,农村的矛盾进一步尖锐。

同时,俄国的工业体系十分落后。在1861年农奴制改革以后,农奴获得了自由身份,一定程度上给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但俄国的工业缺乏必要的技术革新和竞争力,很多工业只是为了政府的军备需要,受政府的扶持而建立。俄国政府则通过大肆举借外债来维持对外扩张,甚至成为高利贷帝国主义法国的主要投资方向。入侵的外国资本与本国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沙皇政府与新崛起的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沙皇专制政府与无产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环环相扣,绕成一个无法拆解开的线团,也像一个随时会爆炸的火药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