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边疆四处告急。俄国在新疆一带策划阴谋,羽翼未丰的日本也于1874年在美国的支持下出兵台湾,遭到台湾当地民众的反抗,狼狈而走。法国则在1883年扩大侵略越南的战争,从越南兵指中国西南地区,最终战争扩大为一场中法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抵抗,令法军损失惨重,特别是冯子材率领清军在镇南关取得大捷,令民心士气为之一振。然而由于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决策当局软弱无能,中国于1884年同法国签订了《中法新约》。不败而败,让众多有识之士看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人们开始探寻解救国难的道路。
三、日章旗与龙旗之战 甲午战争
中国的近邻日本是近代唯一一个摆脱殖民地半殖民地命运的亚洲国家。日本之所以能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崛起成为强国,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国际形势对日本极其有利:中国发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忙于侵略中国和镇压中国革命的西方列强对于日本这个相对资源贫乏的岛国无暇顾及;英国正在专注于爱尔兰问题;美国则在1861 1865年爆发了南北战争,接着就忙于南方重建;法国在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战败;俄国早在1854 1858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遭受重创,随后把重心放在巴尔干、阿富汗、伊朗等地;德国和意大利等后起之秀在忙于国家的统一。因此,日本能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从容推进维新运动。另一方面,日本国内出现了打破现有的幕府体制的因
素 西南强藩和中下级武士,他们在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以后,就在朝廷体系下完成中央集权,进而推进改革,走向近代化。日本民族本就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因此在明治政府成立20年以后,改革已经初见成效。
改革后的日本迅速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这也是由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决定的。一方面,日本作为一个资源贫乏的岛国,在工业化过程中也缺乏足够的资源和市场,何况日本在进行“地租改正”以后,农民并没有涌进城市成为剩余劳动力,而是继续附在土地上成为贫穷的佃农或半佃农。这进一步限制了日本国内市场和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另一方面,主导日本维新的阶层本身是中下级武士,他们对战争有着非同寻常的情感,加上日本政府为了摆脱半殖民地状态,把发展军备放在首位,又引进了具有军国主义传统的德国式军事体系,培育出了一个富有侵略性的军部势力。这一势力成为推动日本之后对外扩张的“发动机”。
另外,从思想上来说,当时西方列强都在疯狂扩张,争夺殖民地。出于模仿心态,推进维新的日本要寻求西方列强的“认同”,也必然会走同样的道路。他们征服的矛头首先就指向近邻的朝鲜和中国。
日本对朝鲜的觊觎由来已久。早在16世纪末,日本统治者丰臣秀吉就发动过一次大规模的侵朝战争,日本方面称为“文禄·庆长之役”,朝鲜方面称为“戊辰卫国战争”,中国方面则称为“万历援朝”。这场战争中,朝鲜在中国明朝的支援下免遭亡国厄运,最终中朝联手挫败了丰臣秀吉的野心。这场战争无论对朝鲜,还是对日本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在明治政府成立以后,征服朝鲜的动议很快提上了日程。明治政府的元勋中很多人深受日本近代思想家吉田松阴的影响。在吉田松阴的著作中,就有“失之欧美,取之中国”的说法,鼓吹要征服“易取之朝鲜、满洲、中国”,来换取“贸易上失之于欧美者”。明治政府就把这一思想传承下来,作为外交理念。于是在1873年,日本国内政坛首先触发了一场“征韩论”,以西乡隆盛等人为代表的征韩派为转移国内武士阶层对改革的不满情绪,大肆宣扬“征韩”。这场论争中,主张稳重行事的大久保利通等人最终压制住了征韩派的鼓噪。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大久保利通等人反对征韩,他们与西乡隆盛等人的区别仅仅在于“缓征”与“急征”。大久保利通很快在1874年借口台湾土著民杀死日本渔民一事发动了一场征台之役,但初出茅庐的日本军队在台湾被土著民打得灰头土脸,不得不寻求和平解决。清政府的外交嗅觉却极为迟钝,在对日和谈一事上一味退让,答应了日本的无理要求。这也让日本看到了清政府的软弱可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