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大隋帝国的心腹大患(5)

千年乱局:争霸东北亚2 作者:方俞


办事的最高境界,就是皆大欢喜:突厥人根本没想到韦云起出手会如此大方,感动得一塌糊涂,当即表示:下次有这等好事,一定要再喊上兄弟们!杨广更不是小气的人,他要的是大隋朝的声威,区区人畜财货,就算全部给了突厥人,他也不在乎。就连莫名其妙被打残了的契丹人,也服服帖帖,从此,每年都向隋朝进贡。

这次战斗时间很短,规模也不大,因此往往被后世忽视,但不难看出,契丹当时就已是中国东北部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韦云起的这次突袭给了契丹各部沉重的打击,使契丹登上历史舞台的时间大大延后。这次战斗给不远处的高句丽带来的震动也是巨大的,高句丽人清楚地感觉到,杨广,这位36岁的大隋朝新皇帝,将采取与他父亲隋文帝完全不同的强硬手段来处理边疆问题。

杨广只用了一个人,就达到了打击契丹、拉拢东突厥、震慑辽西的三重效果,把老爸杨坚“以胡制胡”的外交策略发挥到了极致。

这种“以胡制胡”的策略,一直贯穿了隋唐两朝,隋唐的皇帝们敢于这么干,正是基于强大的自信——相信自己的国威能震慑那些外族;相信自己的实力和手段足以应付外族的反复无常。这完完全全是大国、强国的国策,更是一个民族最需要的自信与大气。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

607年,是隋炀帝杨广在位的第三个年头。在三年时间里,杨广在皇帝的位置上干得相当不错,把从父兄手里抢来的国家治理得有声有色。在对外政策上,杨广跟老爸杨坚的风格完全不同:杨坚息事宁人,能不打仗尽量不打仗;杨广则锐意进取,不怕别人找麻烦(谁让杨坚给他留了一个丰厚的家底);就算别人不找麻烦,他也要找点儿事情出来。

从这一点上看,杨广跟明朝的正德皇帝有几分相似——聪明、好动、不安分、喜欢面子和排场,不喜欢循规蹈矩,总想弄些新鲜玩意儿来找乐子,就怕没事干。有着这样性格的皇帝,要么成为一代英主,要么变成一代顽君——我不认为杨广是昏君,从他借力打力,拿东突厥对付契丹这件事上就能看出,他不但不昏,而且还精明得很。

一个人聪明是好事,但太聪明就容易自以为是,一旦自以为是,就容易做错事。当然,这是后话,杨广后来的举动也印证了这一点。不过,此时的杨广,仍然干得很出色。

这一年,杨广在长安城里待得无聊,就想找些既有意思,又有面子的事情来干。他想到了出巡——既能游山玩水解闷,又能巡查四方,显示天子恩威。这件事,周天子干过,秦始皇也干过,他们都是一代雄主,杨广想做雄主,所以也要出巡。中国人做事情,习惯于循祖制——先人干过的事,可以干,就算挨骂,责任也在先人。所以,杨广很顺利地就带着后妃和百官北巡塞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