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当时社会矛盾已经激化,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老百姓和江湖豪强为了生存,不得不落草为寇、揭竿而起,与官府做对。募兵制一出,就给了那些走投无路之人一个当兵吃粮的机会,那些不安定分子也摇身一变,有了为国效力的机会。
第三,隋代武风极盛,武人地位远远高于宋代以后,对武人和有志之士而言,有仗打,就意味着可以在战争中升官发财,建立功业,算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果然,募兵令一出,天下壮士云集涿郡,袒臂相从,大有“高句丽不灭何以家为”之势。
当然,高手毕竟是有限的。大多数地方官府变本加厉地抓壮丁,很多地方甚至把所有成年男子都抓起来送上前线,致使民间十室九空、田地荒芜,农业生产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百姓对朝廷更加不满。
当然,杨广才不会去理会这些——成大事者,又岂能在意区区草民的死活?只要能够打下高句丽,就算国内老百姓死光了,杨广也在所不惜。
做好了物质和兵源上的准备后,杨广大赦天下,恢复了宇文述、来护儿等人的官爵,给了他们一次戴罪立功的机会;同时命刑部尚书卫文升辅佐年仅9岁的代王杨侑(已故太子杨昭的第三个儿子)留守长安,自己带着文武百官东出洛阳,准备再次远征。
这一年,杨广45岁,正是政治家最好的年纪。
对于皇帝决心再征高句丽的决定,朝中大臣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是坚决反对,他们认为现在国库空虚,军民疲惫,天灾人祸不断,各地变乱不绝,绝非出兵雪耻的良机,希望皇帝能够休养生息几年,等国家恢复元气,再行讨伐高句丽也不迟;第二种是积极支持,这一派大臣人数不多,以裴矩为代表,他们很能理解皇帝的“苦心”,认为隋朝完全有能力消灭高句丽;第三种则是折中意见,也是大多数大臣的看法,他们觉得皇帝无需御驾亲征,只需坐镇洛阳,然后派一员猛将,率10万大军前往征讨即可。
三派大臣中,只有裴矩最能把握皇帝的心思——杨广是个好大喜功,偏偏又一意孤行之人(这一点似乎是很多高级领导人的通病,小事可以从谏如流;越是大事,越要坚持己见,好像唯有如此,方能显示出决策者的英明和与众不同),别人越是反对,他就越要去做。在杨广看来,上次大败是因为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真打,才会几次三番被高句丽人忽悠,遭了乙支文德那厮的暗算;大隋国富兵强,真要认真起来,岂会连区区高句丽都收拾不了?就连裴矩自己都相信,只要隋军认真去打,就没有不胜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