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警察的保护下拍戏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香港电影以警匪片居多,但“黄飞鸿”系列及《东方不败》等影片,一下子掀起了古装电影的浪潮。而随后几年,正好是香港比较动荡的时期,黑社会势力比较庞大,他们常常会介入电影圈中。那时,我才感觉“商场如战场”这句话一点儿都没错。
我当时的处境,用江湖上的话说,就是“一只会下蛋的鸡”,人人都想拿这只“鸡”赚钱。可“鸡”仅有一只,这个时候,一些帮派就开始抢人,我的人身安全自然受到威胁。
记得在拍《中南海保镖》时,我在电影里演保镖去保护别人。可在现实生活中,为了保证我的安全,香港政府派了9个便衣警察在我身边,开车的司机、我的助手、帮我们做饭的人,全都是警察。
在警察的保护下,我的工作和生活还算顺利。可不久之后,我身边发生了一件非常轰动的事情——我的一位经纪人被枪杀。这对我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小的震撼,但那时候的我已经不是初入电影圈的愣头小子了,自己已变得很坚强,这种坚强来源于我至今仍然非常感激的一个人。
自到了香港之后,我就在那个相对陌生的地方,试图寻找任何可以生存的空间或缝隙。可我不幸地赶上了香港社会比较混乱的年代,梦想乃至生命随时都有可能被终结。就在我感到茫然无措的时候,有个人告诉我一句话,他说大家要的是蛋,而不是鸡,所以不会杀了那只鸡。
这句话给了我很大启发,我想,既然如此,我为什么不趁还有能力“生蛋”之时,做一些自己最想做的事。虽然周围乱成一片,但我已经知道底线了,就豁出去自己闯一回。所以之后不久,我就组建了自己的公司,也就有了《方世玉》、《中南海保镖》等影片。
混好莱坞要有“仙人掌”精神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在亚洲演艺圈已经做得不错了。这时,我想我应该有更大的突破,因为我在亚洲很出名,不代表在美国、在全世界都出名,何况我推广中国功夫的范围也不能局限于亚洲。
于是,我决定去好莱坞发展,在那里开拓一片属于华人影星的市场。这个时候,真正受困扰的其实不是我自己,而是身边爱护我、关心我的人。他们可能觉得我在亚洲已经很成功,突然抛下这一切去美国,几乎要从零做起,这样不值得。也有人说去了美国,我可能会不受重视,甚至被歧视,最后我可能会很痛苦。
事实上,不管是在好莱坞拍戏的过程中,还是回国之后,我都不后悔当初的选择。的确,初到好莱坞,我也遇到过不少坎儿,但当我一步步走到最后的时候,我觉得一切都很值得,而我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功。
在好莱坞拍第一部片子前,电影公司说给我100万演一个反派。这样的酬劳水平的确不高,但至少是个机会。于是,犹豫一阵后我问对方,能不能让我先试试。这么一说,人家就把酬劳降到了75万,因为对他们来说,“试试”就意味着此事存在不确定性,而且要多花时间。但机不可失,我知道如果再讲下去,他们还会继续将75万降为50万的。按照合同,他们喊出一个价位时,只要对方喊出接受,他们就不可以再改变价格了。
就这样,我在好莱坞接拍了第一部以反派形象出现的电影。后来我渐渐意识到,真正的商业市场是很残酷的,好莱坞也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游戏规则,我既然走进了那里,就得按那里的规矩行事。
我一生都没试过镜,拍第一部电影时就演主角。可到了好莱坞,我就成了一个新人,拍片之前必须试镜。那个时候我已经很成熟了,我很清楚,不管自己以前有多红,现在到了新的环境里,可能根本没人知道我是谁。
我想起北方人常说的一句话,“要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我要抓住每一个机会,正确地面对自己,挑战自己。后来,我倒过来一想,就更加明白了。如果有一个印度大腕在印度红遍天下,我们中国人没听说过,那我们够不够胆请他来中国主演一个华语影片呢?如果他真的来了,我们是不是也得让他试试镜呢?换位思考之后,就觉得自己去试镜的事是很正常的。我一直都相信,外面没有敌人,不管社会多么复杂,真正的敌人和对手都是自己。所以,我要做的就是把握好每一个机会,勇敢地挑战自己。
不过,对我来说,比试镜更大的挑战,是如何讲出最恰当的英文台词。记得我和梅尔·吉普森对过一场戏,当时我就像个小学生,跟背书一样把台词背得滚瓜烂熟,可开拍后人家又改了词儿。面对这种状况,我很紧张,还闹了不少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