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幽默能调动起一种活动的集体感。味同嚼蜡的演讲每每使演讲大厅内私语嘈杂,分成许多“热点”,而那些单个人则多数目光暗淡、东张西望。凡此,与演讲者所期望造成的为某个方向“集体行动”的结果背道而驰。假如你以模拟声态绘声绘色或抛出一些使听众感到奇特有趣的轶事,听众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你的论题上。彼此相互感染,大家便会思维活跃、面带笑容地注视着全场的中心——演讲者,从而满足你的愿望,展现出不可逆转的集体意志。
演讲的主题成千上万,迥然相异;演讲的对象、环境、目的、气氛也五花八门,各不相同,如何运用幽默应付自如以至战无不胜?怎样一开口便获得期待中的“赞同反应”?这的确是值得每一个可能迈上讲台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通常对那些翘首盼望着你去演讲的家乡或母校以及行业内的听众,本身自然存在着一种贴近感,你容易凭借亲情乡情获得赞赏,但即使这样,人们也不希望听到一场艰涩干巴、毫无趣味和文采、内容浅薄的演讲。面对那些生疏的甚至怀有某些敌对情绪的原本不相干的听众,你的每个思想、观点、情感都会受到近乎苛刻的揣度、挑剔,即使你笑容满面、谈吐机智,也常常难逃被轰下台的命运。
这里,以幽默启动是不言而喻的。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赢得笑靥,这对争取整个演讲的成功格外重要。
在演讲开始之前,你除需要事先收集一些“即席”的笑话、趣闻、妙语,使整篇讲词处于最生动协调、严密而雄辩的状态外,还应当设法和听众打成一片,以幽默造成气氛轻松、松弛紧张情绪,特别是对不喜欢你的观点的听众,必须在演讲前就排除部分障碍,淡化反感。
在演讲开始前,一般都要介绍演讲人。这也应当是你运用幽默、沟通感情、制造演讲气氛的好时机。你一上台就作趣味观,能使你很快进入听众的思想和兴趣中。
所谓介绍,可以有两种。一种是主持人介绍,一种是自我介绍。无论哪种方式,都可以洒脱随便些、风趣些。比如,设立主持人时,你可以事先要求他开开你的玩笑,以你的经历、嗜好甚至家庭、姓名做笑料。一位主持人曾这样介绍说:
“今天我们的主讲人、工程力学教授方铭博士的嗜好是打猎、钓鱼、放风筝,平常没事和他的妻子与汽车瞎忙。”
对主持人的幽默,你应当有所反应。“你叫什么名字?”“得克。”“哦,你是得克萨斯州来的。”“不,我来自路易斯安那州。”“那么你为什么叫得克?”“唔,我宁可叫得克,也比叫做路易斯好。”
一般而言,最好的方式是自己介绍自己,这时你可以随意地避免单调地开自己的玩笑。美国肯萨斯州一位演讲人做出笨拙状说:“我觉得我好像一只熊,跌进蜂蜜桶子里。我希望我的舌头能不辜负这次挑战。”
演讲前的笑,无疑只是铺垫和准备,你殚尽心力地以幽默消除敌意,风趣地介绍自己都是为“启动”创造松弛自然的氛围,而一旦“启动”,中心自然推进到寻求共鸣上来。
找到共鸣点是演讲一下子抓住人的关键。许多文明的演讲者都热切希望听众能感觉他所感觉的,同意他的观点,分享他的忧喜。然而他明白只有听众的脑袋和心灵才能决定他演讲的成败,因而他不仅对自己的话题满怀热情,还努力把这种热情传给听者。即所谓的老王卖瓜术。
要获得听众的共鸣,就要使我的演讲“意向”富含实例,与听众有关,与听众的兴趣有关,与听众的问题有关。依着台下观众的关切、兴趣而讲,他们是不会不注意的。
有经验的演说家大多认为,共同具有的经历,是赢得笑声的首要途径。你举出某个涉及多数人的问题,让听众愿闻其详,再带着他们一起去积极地追寻答案,听众便会被你所引领。而一个有关你周围人的笑话所产生的效果,比一个听众所不熟的话题要高许多倍。因此,演讲中的佼佼者总喜欢事先与组织者闲聊,他对本组织本行业中的名人趣事、小道消息,以及一些众说纷纭事件的背景特别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