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一(16)

起信论疏笔削记1 作者:


如挹流讨源也。今言可即非遥者。谓只于生灭之处。示彼因缘无性。四相本自不生死即真实。如下论云四相本来平等唯一觉故。又云。一切法悉皆真故。皆同如故。圆觉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又南岳云。道源不远性海非遥。肇公亦云。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即神。斯皆可即非遥之义也。如示万派之水。即是本源之水。无二别也。如是则一念契真。即名为佛。岂待多劫而远求耶。顿益之义昭然可见

造广下三正造诸论二。初广论。谓甘蔗论。释中本楞伽经义味丰美。故立斯称。又造一心遍满论。融俗归真论。真如三昧论等一百余部。如来灭度方六百载。人根稍利堪受广说。故云当时遐远群众品类也。即普该众类远及未来。凡是当机皆获斯利。故云遐益群品

既文下二略论三。今初出所以也。既者。已也。即印前之词。文多谓甘蔗论六百卷。或云一百卷。此方无本难定是非。邈远也。文句既多义又深远。后代虽有圆顿根性。心力劣者于此文义广博之论。不能备览。非谓一向权小之机名为浅识。以此略论。正为大乘顿根令悟入故。故下文云。自有众生。复以广论文多为烦。心乐总持少文而摄多义。能取解者。又云。为欲解释如来根本之义。令诸众生正解不谬故。为令善根成熟众生。于摩诃衍法堪任不退信故等。斯则正为大乘信解位人。而作因缘反知。于此广中但无心力。名为浅识

悲末下二正造论。悲谓菩萨造论之心。菩萨发心体于三种。谓大悲大智大愿。悲则度生智则求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