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8.证券化陷阱套牢世界(2)

美国凭什么 作者:(美)庞忠甲


次贷证券化之后,衍生出的CDO未结清的金额高达次贷本身的40多倍,突破了惊人的60万亿美元。而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指出,截至2008年6月,其他各种用类似方式衍生出来、尚未结算的场外衍生产品,其价值总额为648万亿美元。

美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和投资市场的开放性,吸引了不仅来自美国而且来自欧亚其他地区乃至中国在内的全球投资者,使得这些证券化产品需求十分兴旺。许多房贷机构因此进一步降低了贷款条件,以提供更多的次级房贷衍生产品,埋下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隐患。

在房地产价格不断上升期间,投资这种次级债券是有利可图的。几乎世界任何一个投资银行都购买了这种次级债券。然而这样的价格上升最后只是依靠货币增长为支持,造成了巨量泡沫。房地产价格达到极限,再也没有“傻瓜”愿意接手购买的时候,市场交易无以为继,房价开始下跌,使得银行提高利息,加重了贷款人的负担。这些次级信用的贷款人很难正常还贷,于是整个次贷的资金链断裂,危机就开始爆发了。

那么,这种债务证券化的手法,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自从20世纪初的大萧条以来,美国经历过一系列的金融危机,面对金融市场的变化无常和储贷机构的金融欺骗行为,政府最终不得不以财政(融资)手段来解决危机。1989年美国债券市场发生危机后,成立了清债信托公司(Resolution Trust Corporation,简称RTC),收购处置破产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和其他资产。清债信托公司采用了一种金融技术——证券,将利息和本金以交易的形式出售给投资者。由此,一个新的群体,证券投资者出现在储贷危机中,他们变成了贷款的拥有人,有权获得利息和本金。此后证券化一发不可收拾,从汽车贷款到商业抵押贷款,全都被包装成证券,出售给广大的投资者。证券化竟出人意料地解决了储贷危机,减轻了纳税人的负担,简直是振奋人心之举。

证券化并非清债信托公司首先使用,开创之功应归于房利美和房地美(Fannie Mae and Freddie Mac,美国最大的两家非银行住房抵押贷款公司),以及联邦住房管理局(FHA)。不过,是清债信托公司首先证明证券技术适用于所有商业类型的贷款。不仅如此,清债信托公司为了使证券化通行无阻,还建立了一套规制(Regulation)和会计规则,以及投资者从事证券交易所需要的基础设施。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清债信托公司由于运营出现问题倒下了,于是,华尔街兴高采烈地接过了证券化的方向盘。由于防火墙——《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已经废除,没有分业经营的限制,不仅投资银行可以做证券化业务,商业银行也可以做,一时你追我赶,蔚然成风。

华尔街的银行家采用证券化手段,首先通过信用卡这一大众市场,利用借款人的信用分数和针对性的直接营销技巧,使银行得以将信用卡发放给数以百万计的中等收入甚至低收入的家庭。银行在这一领域,本来受制于他们自己的资产负债表——缺乏足够的存款或资本。一旦对信用卡进行了证券化,就解除了这一束缚。银行不需要存款就可以放贷,这时由投资者购买由信用卡抵押支持的证券,资金来源已经不是问题。是投资者拥有了持卡人的贷款,而不是发卡银行,于是银行尽可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信用卡贷款因而剧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