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园里,露天的空场上,排列着上百只硕大的酱缸。56岁的丁国云依然身手矫健。酱料黏稠、厚重,只有人力定时地上下翻动,酱缸内的发酵才会均匀。这些酱缸是微生物的世界,它们互相制约,此消彼长。
酱缸修修补补,用了几十年。阳光的暴晒能够激发菌的活力,但是雨水可能会搞砸一切。酱缸的帽子不时被拿下来、扣上去,时间就在这反复的声响里流走。
中国的酱在人类的发酵史上独树一帜,数千年间,它成就了中国人餐桌上味道的基础。
在中国的北方,酱的意味更加直接。
王月英家的酱缸里,只剩下一层缸底。足够的盐度,让酱在严寒中也不容易结冻。在寒冷的东北,长久以来,盐以酱的形式成为人们身体和心理的一种依靠。再过 3个月才是下新酱的时候,但是准备的工作却要从现在开始。
庄立云是王月英的女儿,今天,妈妈要为明年准备新酱坯,已经出嫁的她要回去帮一把手。做酱是东北人家的大事情,邻居也赶过来帮忙,煮熟的黄豆在锅里直接被捣烂。在中国的东北地区,人们做酱只用大豆这一种材料,这样的单一也是一种奢侈。
黑龙江有中国最肥沃的黑土地。这里的耕种和收获急促而短暂,却能产出最好的大豆。温暖的火炕上,6只手合力把豆泥堆砌成型,捆绑结实的酱坯被挂上墙,在之后的两个月里,它们静静地发酵,等到来年春天,再开始更深入地转化。
寒冷会改变很多事情。冰点下的速冻,给食物内部带来不小的物理变化,而这种改变将带来独特的风味。冻豆腐内部出现细小的风穴,久炖不烂,韧劲十足。即便在寒冷的天气里,豪爽的北方人也习惯于用冻食开胃。在将近半年的严寒里,人们的作息围绕着温暖的火炕进行。
冬季,在强大的蒙古高压的笼罩之下,北方的寒冷甚于中国其他地区。面对严寒,人总有办法变通。在腌菜缸中,经历 30多天复杂的发酵进程,白菜获得了重生。人们用力攥出菜叶中发酵的酸水,一来去除苦涩的味道,二来使酸菜本身的质地更加脆韧。
北方人对酸菜的情感毫无造作,在近7个月的寒冷时间里,这种腌菜几乎代表了一种生活的方式。在每年,孩子们回家看望父母,一顿酸菜馅的饺子将成为很多家庭餐桌上的主角。时间流转,生命红火,一年就这样过去了。
酸菜
产地:东北三省、山西雁北选购标准:优质酸菜的菜帮微白透明,菜叶带一点黄,质地脆韧,有一股自然的酸香味
营养价值:富含维生素C、氨基酸、膳食纤维、乳酸菌等营养物质
保健功效:开胃生津
储存方法:密封,避免接触到空气和油
经典菜式:酸菜酸香味醇、清淡爽口,尤以与肉类搭档为佳。常见的菜式有酸菜炖
猪肉、酸菜鱼、酸菜饺子等
酸菜散发出令人愉悦的开胃的酸香味,那是乳酸的味道。发酵后,草酸被分解,蛋白质水解后产生了肽和氨基酸,这一切都带来鲜美的风味。对于酸菜来说,绝佳的搭配是和猪肉在一起,酸菜巧妙地化解了猪肉的油腻。东北人柴锅里的食物,不流于精致的外在形式,它们有如东北人的性格——豪爽大方。
所有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转化所打造出的风味和对营养的升华,令人叹为观止,并且形成了一个叫做文化的部分,得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