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是“江南神童”骆宾王七岁时的作品。自汉代出现童子科以来,脱颖而出的少年才俊,比比皆是。
而十二岁的白玉蟾,却是以天地造化作织机。这样的气势,一直让历代的文人骚客,感叹不已。
为什么?疑问从八百年前就开始了。
但神龙见首不见尾。白玉蟾写作“如元气浑沦太虚中,随物赋形,无一点剪刻痕,而曲尽其妙”。白玉蟾所作诗文,绝少是古人言论的注疏,绝大多数,都从胸臆间自然流出。
自然流出的文章,也许,只能从自然中找渊源。
海洋,将陆地和海南岛一分为二,也给白玉蟾带来了迥然不同的生活体验。据史料记载,白玉蟾熟习水性,“能入水不溺,竟没知所终。”他可以潜入水中换气,游到很远的地方才出水。
今天,这种超乎寻常的技能,依然是一些渔民的生存手段。
在古代中国的主流意识中,海,是黑暗恐怖的地方。“海之言,晦昏无所睹也。”这样的眼光,自然无法看清白玉蟾。但在海南人看来,海洋是牧场,是家园,更是未来。只有理解了海洋,才能理解南方之南,才能理解白玉蟾气贯长虹的浩然之气。
见惯大海的人,胸襟自然与江?河不同! 1217年,在罗浮、武夷、龙虎、天台诸山,出现了一个时而蓬头赤足,时而青巾野服的道人。只见他“或狂走,或兀坐,或整日酣睡,或长夜独立,或哭或笑,状如疯癫”。
每到一处,这个疯疯癫癫的道人都会题字作诗。名山胜景,只要能得到他的诗文记叙,顿时便生色增辉;孤章片纸,如果是出自他的神来之笔,总有人用心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