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桃花有泪凝成胶
我同一大批人来到朋友老梁的山庄,赶桃花节。
这肯定是老梁山庄的狂欢日。雨后初晴,阳光下水汽氤氲,众多的“长枪短炮”,五彩缤纷的人流,特别是画舫和曲桥水榭之上,还有高髻广袖的女子作汉服表演,真个热闹非凡!但无论是临水的桃花、檐角的桃花,还是山坡头连畦成片的桃花,它们似乎并未因人来得多而开放得特别妖娆抢眼。
人们都深爱桃花,爱它的啼雨胭痕。但于我来说,是更喜欢“小桃无主自开花”的那种人生景况。在东风缱绻的往日,我们路过某处荒野,一株小桃挑着几朵细伶伶的粉花兀自向晚而开,分明应和着你生命旅程的足音。著花不过十数朵,独向人间冷处开,这会让你想起自己在这路上曾有过的初恋、爱情与值得追怀的纯情岁月。一段婉曲心结,坎坷人生当如是,其中复杂滋味,只有个中人能解。
一千多年前那条唐代的村道上,多情的书生崔护,行走在恰如我们眼前一样诗意翩然的阳春三月里,邂逅了那个让他无比心动的女子。一页诗笺,遂化为一瓣桃花,漂流在历史的长河中,漂流在我们映照自身的不可触碰的意识深处。桃花不语,年复一年,纵横今古多少事,诉尽无限心曲。“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幽幽道来,凄美千古,弹尽胭脂雨……也就有了邓丽君唱向人世深处的《人面桃花》。
但这是在老梁山庄,热热闹闹开放着大片桃花,枝头上挂满了一张张粉红的笑脸,微风一吹,淡淡的花香贴面拂来,如一个浅浅柔柔的吻。桃花开得恣意无忧,人也是满脸的心怡,这显然是不适合那种清婉的抒情和伤感的。红尘万丈,漫过纷纭旧事。那浅浅敏感的诗心,恰似桃红一点,尖尖的,略带忧伤。
我们在老梁山庄吃过午饭后,便往回赶。在车上,同我邻座的搞摄影的王君,把一包东西打开给我看——是几小团琥珀色的几近透明块状物,我用手摸了摸,软软的,有点像QQ糖,稍有点黏手,隐隐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啊,这不是桃树油吗?王君点点头,说这确实是桃树上长的油脂,但正规的称呼是桃胶。我说,桃树受了伤害,伤口里就会淌出这种东西,有人说它是桃花的眼泪啊……你弄这做什么?没想到王君的回答却让我很意外,竟然是“吃”,说带回家炖成甜点心桂花桃露,或是同五花肉一同烧出来,味道都挺不错。嘿,见过有人吃桃花,那倒是挺诗性烂漫的,没想到这桃树油也能吃。
因有王君这一说,从此我便多留了一个心眼。没想到仅仅两个月后,我和几个人在本市一家有名的徽菜馆子里吃饭,拿着菜谱点菜时,眼前突然出现一个“桃脂烧肉”,这“桃脂”莫非就是桃胶?我就问服务员小姐,小姐点头道正是。再问好吃不好吃?小姐嫣然一笑,说:“咬起来有韧性,很好吃的……”“那我们就试试这个菜。”我说。
菜上来了,肉烧得极红润,一看就是香润可口,我们却都把筷子朝盘子里淡褐色的“桃脂”挑去。“桃脂”滑溜溜的,像果冻,但显然比果冻结实。好不容易搛住一块送入口中,感觉比木耳更加软滑,绵软耐嚼,饱吸了油脂且有桃香味……又有点凉凉的感觉,那味道太特别了。我们都是第一次吃这玩意儿,大家显然都是兴味大于口味,为数不多的一些“桃脂”很快就被挑尽了,光剩下肉块在盘子里。大家意犹未尽,招手再叫过来那服务员小姐,问还有什么“桃脂”菜。小姐先是摇头,稍后又想起来说有一道跳墙豆腐皇里面有“桃脂”做配菜……我们说那就马上给来一个这“跳墙”的什么豆腐。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勾了浓芡的一大盘菜,里面的豆腐是炸过后又包了一层蛋清,滑嫩香软,配菜有虾仁、青豌豆、胡萝卜丝,那些黑黑颤颤的东西一定就是“桃脂”了。用筷子挑了一块送入口中,果然正是刚才尝过的味道。
想不到早先我们见惯的“桃树油”,竟然也能填充口腹之欲。我记得那时每逢下过雨,桃树的伤口处和有虫疤眼的地方就会沁出一团团的这种东西,有白色、黄色、褐色,黏在树身上,干了,就成了一团硬胶,任你在手心里揉过来捏过去也弄不缺损。
那天,我在滨江公园又碰到端着机子左瞅右瞄的王君。我向他提起吃过“桃脂”的事,王君慷慨允诺说哪天请我上他家,他教我做桂花桃露。他说很简单,就是把桃胶泡开洗净,拣去杂质,要是大个的就掰开撕细,接下来就是加糖炖……等到汁水有点稠了,加入切成丁的随便什么水果,然后放入糖桂花,关火焖一会儿就好了。煮化的桃胶像是藕粉,等凉了后,再加入少量的蜂蜜和薄荷,放进冰箱冰成真正的果冻的模样……我听他这么一描述,真有点迫不及待了,恨不得马上就动手做出,盛上一碗品尝。我想,那一块块贮存了桃花泪水的桃胶……一定很有情调,一定饱满透亮!
有桃树和桃花真好,这会让你常常生出蹁跹诗意。我写过一篇《向往乡居》。我想,等我老去,就择一傍山近水的住处,植一片桃树,桃树开了花,看花开花落,听风去风来……或者,就寻一处比金庸笔下小而又小的桃花岛,孤绝,清极。桃子的季节下去了,还有桃胶。